中国教育网浙江站新闻(编辑叶晨曦)粽子甜、软、粘。这是中国的传统食物。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已经说了很多,但是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的诗歌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几千年了。人们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习俗与屈原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为了迎接端午节,荆棘鸟队二班的家长在本周的课上组织孩子们学习如何做粽子。做粽子之前,糯米和红豆应该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天,然后再煮。浸泡后,在糯米上撒一点食用盐,与红豆混合均匀,然后将芦苇叶洗净,沥干水分。
准备工作完成后,你可以开始包粽子。首先,取出一片粽子叶,水平向内稍微倾斜地滚动,将后叶向外滚动形成一个小漏斗,然后用勺子将适量的糯米和红豆混合倒入粽子桶中,填好后将糯米压紧,然后向左按压右叶,用手向右按压左叶,最后用绳子将它扎紧,包裹一个红豆汤圆。
看完奶奶的饺子,孩子们都渴望尝试。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并不容易做到。孩子们起初装得不好,但他们没有灰心,在父母和祖母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最后,他们成功了。虽然有些粽子是用弯曲的方式包装的,有些是张开嘴的,但每个人都体验过包装粽子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