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校友心声

小学数学不好?学习方法很重要!

作者: 2020-01-06 浏览: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在那个时候,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帮助你整理出一些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1 .学会主动预习

  在对新知识进行解释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自学能力,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把精心设计的教师思考问题拿出来预习。例如,当自学的例子,我们应该找出他们说什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他们寻求什么,他们如何解决在书中,为什么他们需要这样解决,是否有新的解决方案,他们如何解决。掌握这些重要的问题,用你的大脑去思考,一步一步,学会利用现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索新的知识。2. 不要只是听课,思考是很重要的

  一些学生熟悉公式、性质、规则等,但当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无从着手。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来解决”的高度2μ厘米的长方体,它将成为一个立方体。它的表面积将减少48平方厘米。立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虽然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量的公式,但是因为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很多学生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解题的思维方法。

  在单位上,涉及到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在图形上,它包括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从图形变化角度看:矩形→正方形;

  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

  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所以说,在课堂上,老师最大的作用是:启发;孩子在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靠着老师的引导,去思考解题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3 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

  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孩子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4 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以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

  (1)2400÷(2400×20%÷5)-5=20(天)

  (2)2400×(1-20%)÷(2400×20%÷)=20(天)。

  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

  (3)5×(1-20%)÷20%=20(天)。如果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

  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学生又会想出:

  (4)20%∶(1-20%)=5∶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

  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 充分发挥错题本的作用

  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本“错误簿”,记录自己在家庭作业、单元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中的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这样就有错误必须改正,以后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实际的学习中,我们应该经常检查这本书,了解它。有很多学习牛,因为他们积极使用错误的问题,并取得高分。6“1×5”的学习方法做一个问题应该有做一个问题的收获

  我们反对进行海战。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

  ①什么是这个问题的知识。

  ②你为什么这样做。

  ③我怎么思考。

  ④我们还能做什么?还有别的办法吗?

  ⑤如果问题是多变的,看看是否有一些形式的变化。把自己当作问题制造者,了解问题制造者的意图,看看是否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它。关于家庭作业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一种追求速度的心理状态。考试时,学生总是粗心大意。对于错误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错误的分析方法。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错误阅读所造成的解决问题的错误,从而形成“我要正确阅读”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认真检查问题,真正理解问题的意义。

THE END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