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六年可以让一个孩子成长为少年,说明小学很重要。但是小学生也有焦虑,比如写不完作业,考试不及格。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发挥作用,帮助孩子缓解焦虑,顺利度过小学。
小学生缓解焦虑情绪要注意哪些内容
孩子的焦虑一般来自学校、家庭和自己。学校氛围是大环境,是孩子的社会环境。家庭不仅是直接影响孩子的土壤,也是孩子动力的来源。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在压力下的表现也不同。但如果孩子遇到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好胜等性格特征的焦虑就会逐步升级,最终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要缓解孩子的压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家庭氛围。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快脱离你作为独立个体的生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很多父母分不清孩子的界限,甚至很多父母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娇弱的孩子要承受沉重的爱,自然会让孩子抑郁。另外,在每一个家长的心中,大多都有一种期待成龙,期待女人变成凤凰的情结。这种情结会无形中变成压力,然后传染给孩子。父母经常这样抱怨:“我天天看着你,事业不务正业,你却还是这样.”这样的话传递给孩子:“爸爸妈妈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应该很好,如果你不好,你对不起我们。“成年人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何况是一个小孩子,所以这些类似的话会在孩子心中沉淀:“我一定要努力,否则我会对不起我的父母。“生活并不总是比一般的好,所以当孩子不太好的时候,他们的焦虑就产生了。这个时候,如果再加上来自学校、老师或者同学的压力,他们就处于崩溃的边缘。
要缓解这种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他们不是没实现的,更不是炫耀的资本。特别是优秀的父母,怕孩子为难自己,不能完全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如果他们能抛弃他们,接纳自己的孩子,他们就能看到真实的情况,同情他们,宽容理解他们,少抱怨。孩子真的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其次,要管好家庭关系,家庭和睦幸福。如果孩子有外在和内在的压力,在家庭氛围中得到缓解和治愈,家庭就是孩子心灵的港湾。
最后,要注意孩子的动作,马上调整他们的生活节奏,注意他们的情绪。一旦有了焦虑,父母应该能及时的和孩子感同身受。同理心其实就是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减轻50-60%的焦虑,然后及时缓解。
校风干预:校风其实是社会环境的反映。老师和同学每天都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一旦孩子出现焦虑情绪,就要及时与老师联系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让老师注意或干预,不留痕迹。这样的改善可以让孩子淡化这种焦虑。
自我力量的提升:很多孩子的压力来自学习,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也可能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如果学习方法有问题,要及时和孩子一起调整学习方法。如果是学习能力,就要引导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要做到最好的。如果来源于人际交往,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指导,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把握自我。同时,作为学校和家庭,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自我力量,尤其是挫折教育,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经验,为成长获得营养。
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人的发展,但如果儿童的焦虑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则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从而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