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12 院士人数: 13
关键学科: 2. 博士学位数量: 111
学生人数: 40,000到5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302
河南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这里曾经是《河南论坛报》的所在地。1903年和1904年的最后两次全国会议在这里举行。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就此结束。1912年,以林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政先贤,在欧洲风雨飘摇、辛亥革命胜利的背景下,创办了河南留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三大海外培训基地之一。经过中州大学、第五国立中山大学和省立河南大学三个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一所拥有文学、科学、工程、农业、医学和法律六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这是一所学术实力雄厚的国立大学,在当时国内外都很有名。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和行政学院经过院系调整,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和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系也转到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大学。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经过开封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河南大学的名称于1984年恢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全省共建高校行列。 河南大学成立100多年来,一直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又一代学者的精心铸造下,它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素”的优良校风,形成了崇尚真理、追求进步、持之以恒、自强不息、兼容并蓄、不浮华、严谨求实的前瞻性、开放性、世界性精神。它在促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以、冯友兰、董作斌、冯景兰、罗、罗廷光、肖义山、范颖川、毛、纪、任、党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为代表的著名教师的指导下,河南大学培养了40多万各类人才。何达校友中有56名院士和教职员工,近150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多位校友,如、袁、王、邓拓、白守一、高、姚、周尔福、吴强、马珂、赵九章、梁光烈等。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社会名流。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大招生、建设新校园等。河南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提高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学术水平、扩大发展规模、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它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科学、工程、医学、农业、教育和艺术等12个学科。它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的成员。河南大学现有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文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淮河诊所学院、东京临床科学研究所、国际教育研究所、软件研究所、民生研究所、国际汉语研究所、欧亚国际研究所、人民武装力量研究所、远程与继续教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外语教育系、 公共体育与研究系等学院(系),设有92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研究流动站。 现有教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和兼职院士14人,高级职称和副职职称1500余人。有6万名全日制学生,包括近1万名研究生和近200名海外学生。学校拥有1个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特殊功能材料、植物胁迫生物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4个省级合作创新中心。有四个国家教育科研基地,即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教师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出版社和各种学术出版物,图书馆有650万册藏书(件)。校园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现代建筑综合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年来,习近平、李克强、江泽民、贾庆林、李岚清、吴官正、李长春等领导同志先后来校视察,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在2004年7月的考察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大学”。2012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河南大学一直被视为河南省重点建设大学,与“211工程”学校相比,在建设资金方面得到了重点支持。2011年,州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