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2020-03-23 浏览:

创建时间: 1946 院士人数: 一个人

关键学科: 5. 博士学位数量: 133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85

东北师范大学是著名的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的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位于美丽的北方春城长春。总部校园位于人民街中央,镜月校园位于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学校占地150万平方米,其中总部校园占地80万平方米,每月净校园占地70万平方米。 这所学校,原名东北大学,成立于1946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它于1949年位于长春。1950年,根据国民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思是该校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张如新、程、丁浩川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现任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校长史宁中教授。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学生22242人,其中本科生14182人,博士生和硕士生7426人,留学生434人。 目前有19所学院、56个本科专业、146个硕士学位项目、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项目和78个博士学位项目,还有研究生院。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数学,化学,地理,生物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在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应用经济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和工程等11个学科设立了博士后研究站。有五个专业学位点,包括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体育硕士、中国国际教育硕士和工程硕士,以及高等院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点。高等学校有五个国家重点学科,包括教育原理、世界历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几个重大问题、区域文明的关键问题、东北信息化、真核生物基本生命活动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松嫩平原草地和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多元酸和发光材料等6个学科被确定为国家“十五”和“211工程”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历史、语文和生物三大学科是国家基础艺术和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草原生态工程实验室是国家级专业实验室,植被生态科学实验室、多元酸科学实验室、应用统计学实验室和分子表观遗传学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系统管理实验室是教育部联合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学校还拥有教育部农业与制药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数字学习支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在建)、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农村教育研究所和世界文明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基地。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国家研究中心、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中国留学日本预备学校、教育部东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教师培训中心等国家培训研究机构 近年来,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通过实施“优秀中学教师培训工程”,大力开展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2001年,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教学成果奖中获得14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工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3年,学校启动了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取得优异成绩。2007年,学校全面实施了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启动了“教育家培养工程”,把“教育家的摇篮”作为学校教师教育的更高目标。同时,学校还与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合作,通过“3 1”或“2 2”培养模式,培养一些我国紧缺的专业人才。 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思想、广博的基础知识、较高的教育质量、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赞誉。他们在基础教育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毕业生供不应求。每年,近30%的毕业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国内其他著名大学以及我们的研究生录取。许多毕业生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就业,许多学生出国深造。2004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就业工作单位”,是获得这一荣誉的四所大学之一。 学校把科学研究作为加强学校建设的基础,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向有特色的高水平发展。自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了170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总额超过3.9亿元。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等40多个重大项目,自然科学领域承担了国家“863”和“973”计划、教育部和科技部的96个重大项目。自2001年以来,中国社科院发表了3,000多篇论文。2004年,学校SCI论文数量为255篇,全国高校排名从2000年的第58位上升到第28位。自2001年以来,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奖330余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项。四项国家教育科学杰出成就奖。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经形成了以生命科学、生态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优秀的长期学科,在我国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细胞遗传学、草原生态学、应用数学、多元酸化学、功能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世界古代和中古代史专业在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世界文明比较研究、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草原生态、细胞遗传学等优势领域取得可喜进展,逐步形成信息东北、材料科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东北师范大学被称为花园学校。夏日校园,绿草如茵,柳树伊一;冬天的校园覆盖着白雪和银色的化妆品。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建了一个新的镜月校园。校园已经装修好了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经过多年的培育,大学和学院两级校园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中,“双百论坛”学术报告、“挑战杯”科技竞赛、“文明修身”道德发展、“炫亮东方教师”原创艺术、“激情岁月”精品展示、“大学职业素质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升华了他们参与过程中的道德境界,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07年1月,学校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这是一所大学首次在中国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实现了吉林省20年来在该奖项上的零突破。在被誉为“中国青年科技最高奖”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中,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连续两次入围。东北师范大学红烛青年志愿者服务也具有全国影响力。红烛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雷锋学习、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全国“助残助残先进集体”。 学校非常重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自2000年以来,学校聘请了300多名长期在学校任教的外国专家学者,先后聘请了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为代表的80多名外国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每年,近100名教师被派往国外访问、学习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召开了30多次国际和地区学术会议,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合作研究,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和国际知名度。这所学校已经在韩国的东亚大学和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 60年来,19万多名毕业生从学校向四面八方流动,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类人才。 进入新世纪,东北师范大学围绕党的十六大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努力落实“尊重教育”的理念。全校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师范大学。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
THE END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