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2020-03-23 浏览:

创建时间: 1945 院士人数: 一个人

关键学科: 4. 博士学位数量: 67

学生人数: 30,000到4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82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大学。这是一所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安徽省共同建设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纷纷来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的名字。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合并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1998年,它被重新移交给教育部。学校自成立以来,以振兴民族、促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怀着“以工报国”的远大理想,坚持“慷慨、勤奋、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光荣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屯溪路校区、六安路校区、湖校区和宣城校区,占地面积341.73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6.7万册,电子图书83万种,图书142.9万册,现有中外文期刊2540种,中外文电子期刊约2.6万种。合肥校区拥有19所高校、4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和59个教学实验室。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3962台,总价值7.17亿元。宣城校区有5个系和1个基础系。学校有3,609名教师和1,824名专职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候选人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国家“百万人才工程”7人,安徽“百人计划”5人,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支撑计划”27人,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1人,全国基础课程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2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优秀教师4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全国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4人,青年教师基金青年教师4人,国务院政府专项补助在职人员33人。同时,两院有120多名院士和知名学者被聘为教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和28个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有九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它有8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科技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有29,480名全日制本科生和11,8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4个中心被批准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校,批准199个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三个专业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评估,九个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四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五个专业被批准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已完成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11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获得5份国家级优秀教材,57份入选国家级“十一五”教材,65份入选安徽省“十一五”教材,4份入选首批国家“十二五”教材。有2名国家级教学大师和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承担了11项国家教育改革项目,获得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该校已成为教育部优秀工程师培训计划首批61所试点大学之一。学校联合组建的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三所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批准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四个专业获得了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学校还被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通过大力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不断完善培养体系,改革培养模式,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稳步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建校69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6万多名各类人才,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深厚、作风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学研究,着眼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主线是突出应用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自主创新。它进一步明确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的科技政策。坚持以服务求支撑,以贡献求发展。倡导“撰写产品论文、研究项目、转化成果为企业”,促进科研特色的形成。近年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学校科研实力明显增强,几十项成果填补了全国空白。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4.47亿元。申报知识产权491项,包括357项发明专利和87项软件版权。共有320项授权知识产权,其中204项是发明专利,82项是软件版权。近年来,他获得了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和19项省部级一等奖。学校的国际交流领域进一步扩大,形式和层次更加丰富。它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3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充分利用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和管理干部培训。开展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德国研究生培养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学生、海外留学人员联合培养项目
THE END

上一篇 : 华南理工大学

上一篇 : 东北师范大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