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49 院士人数: 十一
关键学科: 23 博士学位数量: 155
学生人数: 30,000到4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260
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于1949年4月,当时是大连大学的理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的设立被废除,大连理工大学独立成为大连理工大学。1960年,它被指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1986年建立了一所研究生院。1988年,它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从1996年到2000年,实施了“九五”计划和“211工程”。教育部、辽宁省和大连市联合建设了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辽宁省和大连市联合建设了大连理工大学,并实施了“985工程”一期工程。2003年至2005年,实施了“十五”计划“211工程”。2003年12月,被中央政府指定为中层管理干部学校。“985工程”第二阶段于2004年实施。教育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继续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3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58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教授3人,科技奖2人,何亮、奖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人,国家百万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有24名候选人,3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获得者,1名全国高等学校100名教学名师获得者,265名博士生导师,140名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和教授,377名高级和中等职业人员,798名副高级职业人员。2006年4月,学校有25922名全日制学生(2791名博士生、5545名硕士生、17526名本科生和60名预科生)。此外,还有3,781名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274名外国学生、4,329名独立中等学院(城市学院)学生、10,032名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和1,733名研究生高级课程学生。学校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形成了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经济、管理、文学、法律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这所学校有一所研究生院,17所学院和37个系。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数学、等离子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水工结构工程、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应用化学、船舶与海洋结构设计与制造、管理科学与工程)、13个“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18个一级博士项目、104个两个学科博士项目、146个硕士项目和16个博士后研究流动站。还有四项专业学位授予权,即工商管理硕士(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硕士和工程硕士,以及大学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权利。有52个本科专业和4个二级专业。 学校的科研工作实力雄厚。公司拥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设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一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一个国家技术中心(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三个国家培训中心(大连先进管理学院、中国微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培训中心、大连国际电联互联网培训中心)、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四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纳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业设备先进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成型产品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精细化工工程研究中心、辽宁先进设备设计与CAE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电子政务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船舶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个省级大学工程研究中心(高级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设备设计与CAE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级大学重点实验室、1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54个独立研究中心、研究所(室)和73个研究所。 自2001年以来,学校获得了17项国家级教学和科技奖励,10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学校总面积307.3万平方米(4609亩),其中校本部218万平方米(3269亩),城市校区10.6万平方米(159亩),开发区校区78.7万平方米(1181亩)。学校建筑面积129.2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4.6万平方米,藏书219万册,电子期刊1.7万余种,数据库55种。体育馆占地28000平方米,由中央竞赛大厅、游泳池和开发区校区体育馆组成。学校与国外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现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31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聘请了200多名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顾问教授。目前,学校正以“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为龙头,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坚持以贡献求支撑,以创新促发展,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