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与北京市签署《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谅解备忘录》
两会期间,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签署了一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
15日,记者从市教委拿到了这份备忘录的全文。在这份备忘录中,北京市不仅承诺到2015年显著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还承诺逐年扩大非京籍学生在北京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义务教育均衡指标也首次纳入北京市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为促进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教育部支持北京教育改革
根据备忘录的规定,“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支持北京市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在招生制度、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实验,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支持北京市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点,修订和完善北京市中小学实验教材。
此外,教育部还将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方面给予北京支持。
增加非北京学生的入学人数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义务教育,非京籍学生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逐年上升。确保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在非京籍学生集中的朝阳区,记者了解到部分公立中小学非京籍学生比例已超过一半。朝阳区高家园中学校长王松说,高家园中学非北京学生的比例接近80%。
在这份备忘录中,北京还承诺在2015年实现所有区县义务教育的基本平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市财政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教育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优先考虑义务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均衡发展的资金需求,切实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义务教育纳入政府考核
北京市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区(县)人民政府和主要负责人考核指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被列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质量保证并重。
北京市教委主任表示,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财政已投入10亿元。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县和义务教育。重点支持农村学校建设、农民工子女教育和薄弱基础学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