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铠奕 通讯员 施琛)年12月6日下午,由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青年活动中心、舒华媒体网络有限公司、杭州日报集团联合举办的“2019杭州中小学生科技节”在西湖文化广场圆满闭幕。
本届科技节以道德和育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实施中国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在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向全市人民展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成果,并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本届科技节自4月启动以来,为科技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开设了8项“科普主题活动”和13项“专项科技竞赛”,旨在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经过近九个月各区县(市)组织的基层活动和评选,1878支队伍参加市级竞赛,4009名中小学生直接参加现场竞赛,形成杭州中小学生科技实践体验的喜事。
本届科技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网上与网下呼应。建立科学知识网络普及活动,通过华树频道播放军事、机器人、环境和生态科普电影。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在智力因素、兴趣特征和区域生活经历上的差异,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实践活动,如“校园科普活动讲座”、“人人热爱科学”活动和“优秀科技协会展示评选活动”。零门槛、组织便捷、类型多样、生动有趣、内外因素相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正在努力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学习智慧和科技实践能力,引领各区、小学形成“校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氛围,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服务。
本次科技节结合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目标,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灵活运用现有知识储备,用科学的思维和视角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解决问题。例如,“美丽的杭州”微视频活动倡导学生运用科技手段和人文视角捕捉生活之美,并在他们眼中体现杭州的独特魅力。在这个创意集市项目中,“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条目中最集中的内容之一。学生结合对一般环境的了解,设计制作各种项目模拟作品,试图解决当前“垃圾分类”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使作品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在“科学提案征集评选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形式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质疑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研究提出合理建议,如:杭州地铁站外便利设施的改善;东站识别系统调查及改进措施:城市住宅小区阳台污水分流涵盖城市建设与管理、新农村建设、低碳生活等各个方面。它充分体现了杭州市中小学生自觉务实的责任感和苏威的科学精神
本届科技节也是一项前沿科技活动,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潮流。这是“时尚”与“技术”的奇妙碰撞,“当前热点”与“神秘未来”的意外相遇。通过智能车辆任务竞赛的设计,作品中的车辆具有自动驾驶、自动变速、甚至自动道路识别等功能。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智能完成设定的任务,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无人机编队音乐挑战赛(Unmanned Aircraft Formation Music Challenge)要求学生团队根据素材音乐进行编程和设计,在空中完成各种形状,这使得简单的无人机飞行过程充满视觉美感,也促进了团队合作和孩子们开放的思维想象。“未来宇宙飞船”模型设计和生产竞赛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机会“接触”他们从小就梦想的广阔宇宙。一些学生受到电影《流浪地球》镜头的启发,在电影中宇航员手动点燃电脑设备,特别为飞船增加了一个消防系统.不同形状的航天器作品表达了学生对未来航天器的无限想象。在“计算机三维作品设计大赛”中,改变了过去单一纯粹设计的理念,引导学生整合和应用所掌握的数学、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知识,全面应用各个领域的知识。这不仅激发了兴趣,也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了一个实用的平台。
组委会将秉承“实事求是、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现场命题来操作22个竞赛项目,防止舞弊,彰显公平、公开、公正的科技节精神。
闭幕式上,还举行了“长三角”高中科学辩论比赛。来自四个地方的高中辩论者就“手机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主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与此同时,在西湖文化广场为中小学生举行了一次科技活动现场演示。全市14个区、县(市)和11所直属中学设立78个展区,在本届科技节上展示优秀获奖作品、特色作品和区域科技教育典型成果。现场还展示了杭州市中小学优秀科技成果和现场科技互动体验。互动体验不仅包括青少年喜欢的科技活动,如无人机编程和机器人对抗,还包括一些能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黑色技术。
科学技术使国家繁荣,而科学技术使中国强大。年轻人培育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是中国梦伟大复兴的传承人和创造者。它们滋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激发学生的科学智慧。他们是青年科技教育的首要责任。它们也是杭州中小学生科技节的目的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