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六年级二班的39名学生将毕业。作为一名班主任,徐路军正在为他们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我打算把这些照片制作成PPT,在毕业典礼上送给孩子们。”让他们看看过去六年的变化和发展。”
没有帮手,他数不清自己送走了多少名毕业生。从村里到邓鑫镇的松溪小学,他在家乡当了24年的代课老师,把教室当成了船,把一只胳膊当成了桨,在岁月的长河中载着一群学生。在学生心目中,他是十项全能运动员。
感动!杭州第一小学的独臂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24年了
徐路军老师在数学课上。
成为代课老师
这是他与命运抗争的机会
徐路军,48岁,来自富阳市邓鑫镇清泉村。1987年,17岁的徐路军在村里的一家砖瓦厂工作。一场突发事故使他永远失去了右手。调试机器时,他的手被卷入其中,导致他的右手高位截肢。
灾难的沉重打击使他生活陷入混乱。我以前用右手,突然变成左手。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相容和不和谐。“一开始,用筷子吃饭很困难,更不用说拿笔写字了。后来,花了两三年时间才精通。”
“很长一段时间,我呆在家里休养,因为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读了很多书。”徐路军回忆说,在那段时间里,他读了七八百本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可能是因为命运有点相似,这引起了很大的共鸣。这篇文章深深打动了我,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对命运的不完整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1994年上半年,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徐路军进入了昌东小学,成为了一名代课老师。这是他教学生涯的开始,也是他走出残疾阴影,与命运抗争的机会。
“我开始教中文,后来因为学校的需要,改教科学和数学。”带着第一次当老师的喜悦,徐路军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尤其是几何绘图不方便的时候,孩子们需要帮助."他逐渐爱上了这个职业。
感动!杭州第一小学的独臂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24年了
指导学生下棋。
以学校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