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待分配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规划》重点高职院校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广西机械工业学校。它位于美丽的项斯湖畔,南宁是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1999年,经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的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现有专职和兼职教师6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和其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496人。有10,386名全日制学生和678名函授学生。校园占地776亩,占地20.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2亿元。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文化氛围浓厚。它是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场所。
一、五十年的艰辛已经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50年来,广西机电人才坚持“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服务业,以机电为主体,全面发展、适度先进、艰苦创业、锐意创新。它在制造业中的影响已经蔓延到广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它是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广西唯一拥有1万多名全日制学生的高职院校。
目前,学院拥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等11个教学部门,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49个专业(方向)。其中,焊接技术、自动化和数控技术是教育部教育改革试点的两大主题,模具设计和制造是自治区教育改革试点的四大主题,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物流管理等14大主题是自治区优质重点学科,《焊接方法与工艺》 《机械制造技术》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5门课程是自治区精品课程。
近年来,我院先后荣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机电工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中央重点建设(数控)实验室、中国模具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单位、中国企业100强培训单位、广西首批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广西高校先进就业单位等多项荣誉。在过去九年的升级过程中,已经有超过15,000名思想好、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被送进了社会。他们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重要技术力量。他们也是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的技术骨干,为广西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学校和企业共建培训基地,“双师型”教学团队日益壮大
这所大学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22个内部技术中心,包括焊接技术中心、电子信息技术中心、工业控制技术中心、现代物流技术中心、现代制造技术中心、CAD/CAM技术中心等。拥有101个实训实验室,各专业实验实训率达到100%。
同时,学院积极参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和广西职工教育协会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大力实施校企“结对”工程,并与
依托良好的行业背景和校企关系,学院组建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巧匠”专业教学团队,启动了100名广西技术专家入园工程,以“内部培训、外部指导”的形式促进了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了一批行业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其中,5项获广西技能奖,8项获广西技术能手称号,3项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3项获南宁市技术能手称号,30多项获全国和自治区技术竞赛。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3.6%。其中,焊接专业教学团队和数控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以优秀的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院树立了全新的教育服务观,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初步建立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以能力为中心、强调理论实用性和技术进步的课程体系,建立了“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职业特殊技能训练、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职业关键能力整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学院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同时实施了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稳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在首届“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竞赛”中获得创新奖,在第七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技术竞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在广西数控技能竞赛中获得数控车床组、铣削组、加工中心组前三名。
2005年,我们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了GB/T19000质量管理标准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认证。根据标准的要求,我们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实施。加强教育质量和安全稳定工作的过程控制,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特别是近三年来,首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在广西高职院校排名第一。在过去的三年里,新生的第一个愿望的在线比率已经超过了370%。2006年,新生的平均分数比入学控制分数高148分。2007年,新生入学率超过了三条录取分数线。新生入学率超过90%。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最高,呈现出“出口好、进口旺”的喜人态势。
这所大学把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三年来,已为29600多人开展了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各种短期实用技能培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70多项直接技术服务,年平均技术服务金额近500万元。为百色职业学院、广西航运学校等职业院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帮助它们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提高这些院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学院也非常重视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成功举办“越南中小企业经理培训班”和“越南永福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教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