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50 ~ 1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安徽工业经济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和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全日制公办高校。目前是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全省就业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单位、安徽省地矿局先进党委(连续8年)、合肥市双拥模范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
学院成立于1979年,1983年经原国家地质矿产部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安徽地质工作者大学。1997年1月,学校更名为安徽工业经济职工大学。1999年,它开始组织普通高等职业教育。2001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原安徽工业经济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改制为安徽工业经济技术学院。
学院位于省会城市合肥,拥有10000多名全日制高职学生,占地531.39亩,校舍213600平方米,藏书593700册,教学仪器4600万台。目前,已建成地质勘探、计算机、数控机电、旅游酒店管理、经济管理、海尔大学电工电子培训中心等8个内部综合培训中心,共有150多个实验实训室和260多个校外培训基地。其中,学校内建有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一个国家首批示范职业资格和技能鉴定所、七个省级示范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核心与认证课程研究所。
目前,学院有6个系(旅游管理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商务系、电子信息技术系),2个二级学院(财经系、地质系),1个系(基础教育系),1个中心(实训中心),以及继续教育系和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中心。目前,共设置54个高职专业,涉及工业、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5大学科,涵盖资源开发与测绘、土木工程、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安全、公用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媒体、旅游等10大学科。专业和专业类别数量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目前,有一些省级以上的专业。其中,一个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两个专业是中央政府支持建设,12个专业是省级重点、示范、专业和8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580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82人,双师型教师272人,硕士以上学历专职教师180人,占37%。有4个省级教学团队,2名省级名师,5名省级骨干专业带头人,6名省级新教师和3名省级示范教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经常在学院兼职教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律,坚持改革求发展,特色求进步,质量求品牌,形成“三元三结合”(三元:产业、学院、企业或地质队;三合一:校企合作
学院继承和发扬了地矿行业的“三荣”精神(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培育了更具时代特色和专业精神的“三业”品质(热爱岗位、全身心投入工作、努力工作、为事业做出贡献),凝聚了“明德、努力学习、艺术、创新”的校训。
学院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它与韩国、美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许多高校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它与韩国、韩国大学和明基大学开展了“2 2”专业和持续的国际教育项目,还与爱尔兰斯隆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和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合作开展“3 X”国际教育项目。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武汉大学合作开展成人本科函授教育,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和安徽省区域地质研究所等80多个单位联合设立专业,培养人才。
大山口就像铁一样坚固,现在它已经从地面上升了。面对未来,高校员工正聚精会神地努力工作,鼓励实践,努力奋斗,开拓创新。学院正朝着建设“高质量、新特色、国际化”的一流示范性高职学院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