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消息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2.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牡丹江师范学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省级本科院校。也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学校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权制度。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牡丹江市,一个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有着50多年的历史。学校成立于1958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授予学士学位的师范大学。它经历了东北农业大学嫩江分校、北安师范学院、宁安师范学院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四个发展阶段。2001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2006年1月,他获得了授予硕士学位的权利。2009年1月,教育部命名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师范大学,拥有各类学校22000多名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和成人教育。学校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9万平方米。这是一个省级花园单位。学校面向全国开放,现有15所二级学院,4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程、科学、农业、法律、文学、教育、历史和管理等9个学科。研究生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四个一级学科,以及22个二级学科(方向)。有1个国家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学校结构合理,学术严谨,充满活力,教师素质良好。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人,专任教授、副教授352人,博士、硕士510人。目前,学校有6名教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特殊补贴,其中10名教师是国家级、省级和部级优秀教师。其中,有2名国家级优秀教师和1名国家级优秀教育家。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超过4.55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9574万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在线文献检索系统。馆藏图书114多万册,中外期刊3000多种。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它实现了10万亿核心、1万亿建筑和100万亿桌面的网络环境,并建立了面向世界的信息窗口。
目前,学校已独立建立了3个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0多个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承担或参与了410个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项目和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共有50多项教学成果和3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论文200多篇。
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化示范学校,是国家文物局主办的黑龙江省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培养和交流外国留学生,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几十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的座右铭是:尊重道德,学习,积累财富,做出贡献。其含义是:在学习中培养道德,在修德积累知识,寻求深刻的理解,为发展做好准备。遵循“卓越师范教育,卓越非师范教育”的思路,学校积极改进和构建“校园、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的三维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强调厚基础、强实践、创新,强调生产、管理、服务等知识、素质和能力的一线培养。配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
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生联合会、黑龙江省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下乡志愿者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十大优秀志愿者服务团”、“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模范”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围绕“内涵建设、跨越式提升”的发展战略主题。它将贯穿于“精英师范教育与卓越非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主线。以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为龙头,以授予博士学位的项目建设单位为龙头,以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十大新突破”为具体起点。全面推进“优质学校、人才强校、特色学校”三大工程,努力建设同层次、同地域、同水平的地方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