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85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哈尔滨远东理工大学,原名哈尔滨科技大学远东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于2012年3月成为独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它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它密切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国际化开放办学。它一直在开拓和追求卓越。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鲜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多次获得教育部教师基金会、省市政府和行政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学院位于美丽的哈尔滨松花江大学城,校园总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校园内的现代建筑融合了欧式、韩式和日式,配有完善的教学和生活设施,为在校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院有七所中等学院,包括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与技术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研究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它涵盖工程、科学、经济、管理、文学和艺术等六个学科,共有22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业,目前有8500多名学生。
鲜明的教育特点
坚持以学生为本,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坚持错位竞争和特色发展的理念;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教书育人的理念。
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施“教学实践的实际应用”教学模式,面向行业应用和市场需求,实施专业复合教学。
实施校企深度合作,专业链条对接产业链,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实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开展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认证培训和考试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行业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开展机器人文化教育和机器人研发,并与电子、机械和计算机相结合,培养新兴机器人行业急需的人才。
丰富教育资源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视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现有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30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285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以专业主任教授和副教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同时,引入企业工程师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科研机构和企业,选择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来医院进行培训。教师被委派到企业实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此外,外籍教师常年为我院承担部分外语教学任务,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院有完善的实习和培训条件。它有更多
学院文体馆配有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艺术体操馆、健身房等功能齐全的设施。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占地1.5公顷的足球、排球和篮球场,满足学生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积极的国际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0余所著名大学签订了“2 1 1”本科项目、“311”出国留学后的海外就业,以及“3 1 2”硕士或“4 2 2”硕士或博士等各种留学项目。它还为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国际发展平台,途径包括国内外的信用交换、学费减免和颁发双证书(两国的文凭和学位证书)。自开办以来,已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国际交流项目,并在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学习或工作。
更高的教学质量
学院自办学以来,始终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为社会提供了2万多名各类优秀人才。毕业生就业面向全国,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外资企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在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站,并与50多家企业、机构和人才市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实施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培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场可持续发展潜力,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有效保障。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质量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部分毕业生成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学院视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的最重要标准。学生进入公务员系统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比率逐年上升。其中一些被中国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Xi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大学英语“四六”年级的比率显著增加。学院先后获得东北地区一、二、三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第13届和第14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和第3届国际人形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学院赢得了16个冠军、16个亚军和6个亚军。在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科技协会点亮生活”展览中,我院机器人性能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项目,并获得三等奖。在2012年杭州举办的“中国智能博览会(含外国团队)”上,只有我们的机器人表演入选比赛。2013年,他获得了第五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三等奖和我最喜欢的大学生雪雕奖两个奖项。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两年来,他承担了40多个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70多部专著和教材,获得了60多个省级以上奖项。2010年,《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课题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就业能力和发展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培训和文化活动。目前,有10多个职业素养发展和培训中心,职业规划和指导中心,体育,艺术和文化,公共福利,科学和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东北级和省级科技文化专业知识竞赛、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显著。在黑龙江省大学生韩文写作竞赛中,我们的学生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2012年,我校学生在“外国研究院杯”英语演讲比赛黑龙江赛区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黑龙江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举办的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荣获黑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大众健美操团体冠军。在第二届“森林球场杯”两地交流比赛中,学院跆拳道武术俱乐部获得17项大奖,其中男子团体个人套路第一名,男子团体套路第一名。他在2011年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在201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黑龙江省预选赛中获得第五名。
连续三年,学院作为该省唯一的大学协办单位,组建了由200多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韩国现场翻译团队,承担了《哈尔滨韩国周交易会》杂志及各种中韩文书面材料的翻译、外宾接待翻译、韩国参展商现场翻译的全过程。我校女子军乐团受到韩国周活动组委会和韩国商人的欢迎,并得到哈尔滨市政府的表彰。大学生还主动参与社区文明建设、无偿献血、绿化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在那里,他们拓展了视野,接受了培训,增长了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