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49 院士人数: -人员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4
学生人数: 30,000到4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24
湖南科技大学创建于解放前夕,是一所历史悠久、门类齐全、特色明显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优秀大学。学校占地3107亩,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建筑面积97.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4亿多元,馆藏文献494.8万份,其中印刷图书235.4万份。学校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等8个省级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机械设备健康维护、煤矿安全开采技术等18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3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现有教学实验室(中心)79个,其中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南基础课程示范实验室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1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1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开发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6个。湖南省有5个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培训中心、156个固定实践基地和1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践基地。学校拥有19所教学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88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科学、工程、农学、管理、艺术等11个学科。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国家级专业、17个省级专业、3个被批准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的专业、1个被批准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的专业、3个被批准作为省级“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的专业;拥有博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授权二级学科29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188个。它有权授予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并可由具有同等学术水平的人员对大学教师的硕士学位和硕士工作进行在职申请。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3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1586人,高级职称教师259人,医生563人。有9名国家级考生、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获国务院政府专项补助专家3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8名,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专家4名,湖南省教学名师、十佳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专家18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专家46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和培养对象专家33名,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和培养对象专家171名。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办学模式和教育体系。它现在向全国开放,有35000多名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海外学生。近年来,学校主持了750多个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改革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8项,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等39项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规划项目420余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1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授予400多项专利和软件版权,推广了70多项新技术。出版了271部学术专著(教材);学校拥有《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工程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其中该刊的社会科学版被评为CSSCI源期刊和全国高校100强社会科学期刊。该期刊的自律版和社会科学版均被选为中国核心期刊的综述。《毛泽东研究》栏目被评为国家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学校坚持开放,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40多所大学和台湾的10多所大学开展了合作教育和科学研究。近年来,许多学生群体出国交流研究或攻读硕士学位,许多应届毕业生和教师群体被派往美国、泰国等国家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云从西南方来到衡越,河水日夜流入洞庭."沐浴在湖南风雨中,承载着湖南魅力的HKUST人,秉承着“求实求新,真诚做人”的座右铭。他们在办学中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了矿业和教师教育的特色。他们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努力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