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37 院士人数: -人员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7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39
西北政法大学位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Xi安。这是一所具有鲜明法律特色的多学科大学。哲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持,协调发展。它是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西北地区的法律研究中心,也是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北,服务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西北政法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已经有74年的历史了。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1941年,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迁至Xi,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西北局决定于次年年底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院和中央政法干部学院西北分院。1958年9月,西北大学法律系迁至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院,成立Xi安政法学院。学校成为全国四所政法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此后,普通高等教育的历史开始了。1963年,它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2006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学校现有雁塔和长安两个校区,占地1347亩。拥有法律实务、物证技术、现代通信、经济管理等6个实验实训中心,16个专业基础实验室,80多个教学研究和实践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6000万元。学校图书馆藏书180多万册,中外文报刊3000多种,拥有20多个资源丰富的数字图书平台。校园网覆盖两个校区,拥有综合教务管理、多媒体网络教学、校园卡管理等数字化应用系统,在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公寓配有舒适的学习和生活设施以及完整的公共服务系统。学校有17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门,包括哲学和社会发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刑法学院、民法和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安全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和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司法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本科专业有24个,包括辐射哲学、法学、公安、经济、管理、人文等大类,其中哲学、新闻、调查为国家专业,法学为陕西名牌专业,行政、英语为省级专业。学校有两个学科的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哲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有五个授权点,法律硕士学位有一个授权点。学校招收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生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学校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构建课堂教学、实验训练和科研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培养教育,为所有本科生提供了导师,对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习、深造和就业给予全面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较早实行学分制、专业辅修制和“双师制”,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十多年来,学校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改革探索,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建立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立足西部,研究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法学本科人才”的人才培养经验获得2009年第六届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另有13项教学成果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近年来,已完成200多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实验实训示范课程。还建立了在线教室和课程资源中心,以实现所有本科课程资源的在线共享和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法律和现代通信实验培训中心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和陕西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西部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区和新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以及高水平本科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同行专家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在2001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和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了“优秀”结论。学校积极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工程,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注重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促进和改进本科教学。学校有三个研究所,包括法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拥有40多个学术研究中心和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刑法研究中心和国际法研究中心已成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哲学与法学被批准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五年来,学校承担了5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优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法律科学》是一份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的核心法律期刊。学校积极拓展本科生的国际交流渠道,鼓励学生出国,开拓国际视野。目前,我校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其中,我们与美国的福特·海斯大学、澳大利亚的默多克大学和北阿拉巴马大学合作实施了“3 1”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