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时间: 1958 院士人数: 两个
关键学科: 一个 博士学位数量: -a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56
赣南师范大学位于赣州市,地处赣南京九线,享有“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脐橙之乡”的美誉。它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发展前景良好。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将该校评估为“在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方面处于当地同类师范大学的前列” 学校成立于1958年6月,名为赣南师范学院。1959年,改为甘南师范学院,招收本科生。它于1964年被修复为赣南师范学院。从那以后,学校的名字已经改了很多次。它于1984年被修复为赣南师范大学。2003年,他成为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7年,他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等级。2009年,他获得了培养教育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资格。57年来,学校坚持以红土地办学,以苏区精神育人,服务苏区振兴,继承苏区精神,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合格毕业生。 学校有19个教学机构,包括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脐橙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与规划学院、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 它在全国29个省(市、区)开放招生,有18800多名全日制学生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法律、经济、历史、文学、科学、工程、教育、管理、艺术、农业等10个学科。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社会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和中国历史四个学科,其中社会学是省级高校的高层次学科。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汉语言文学、世界历史、数学和化学等学科有9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55个两个学科)和7个两个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有四个授权点,即教育硕士、会计硕士、文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农业工程)。其中,艺术硕士涵盖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广播电视、戏剧等六个领域,形成了教师教育与艺术科学学科相结合、艺术科学管理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地方高校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培养扎根基层人才》 0103012项目分别获得2014年国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最近的两次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中,他获得了6项一等奖。目前共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和历史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两个专业,历史是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央苏区史》两门课程是优秀的民族课程。建立了全国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此外,还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育体制改革示范工程、7个专业特长、14个品牌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近11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0余人,医生近四分之一。近年来,学校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在中国相关学科中做出巨大贡献和享有盛誉的学术带头人。目前有19名候选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井冈山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江西省卓越555工程”等。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候选人、江西省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江西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江西省高校名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100多人,形成了一支师德优秀、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学校坚持以质取胜,致力于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方互动对接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过去的五年里,超过4300名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各种比赛中获奖。其中,获得伦敦残奥会金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美展、全国师范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基本语言技能大赛等全国比赛一等奖或190余人次一等奖。连续5年被邀请参加“五月之花”全国大学生校园艺术大会。获得硕士学位、教师、公务员、村官和其他考试的比率逐年大幅上升。毕业生就业率和首选新生录取率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水平。 学校建立了1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包括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2个国家创新平台和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承担了880多个国家级、省级和部级科研项目,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一项,中宣部“五·一工程”奖两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项,自然科学奖一项,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项。他与第一完成单位一起获得了2013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项领导成果被省政府推荐参加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先后制定了一个国家标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学生融合教育实践》和13 《脐橙》系列地方标准。在过去的三年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设立的项目和基金总数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赣南脐橙》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期刊。 学校紧密结合江西尤其是赣州的资源优势和发展需要。培育了以地方基层教育为主的教育学科群、以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为主的化学、化学和生物技术学科群、以服务地方文化为主的历史人文学科群 学校形成了“尊重道德、学习、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劳动模范之家”、“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校正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动力,大力弘扬伟大的苏维埃精神和赣南师范学院人特有的“精神”,围绕“江西发展升级、全面小康、绿色崛起、艰苦奋斗、繁荣昌盛”的十六字方针和江西高等教育“一个目标、两个大转变、五个一流”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品牌建设、研究型学校、人才强校、学校科学管理四大战略,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升级,为实现“十二五”大学更名、创建特色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不懈努力。 (截至2015年4月的相关数据)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