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36 院士人数: 一个人
关键学科: 1 博士学位数量: 40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73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具有73年历史的省级重点大学。它最初成立于1936年,是福建基督教大学农业科学系。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学校自成立以来,形成了“明德、诚信、智慧、博学、创新”的校训。它凝聚了“五性”(即牛的开拓性、马的竞技性、蜜蜂的勤劳性、松树的顽强性和草的奉献性),坚持了“尊重工业和音乐的人,理解人才的人”的精神境界。学校位于福州市西郊。校园占地234万平方米,校舍占地8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价值2亿元。目前,全国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科学生物学基地(试点)、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8个福建省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研究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项目、45个二级学科博士项目、11个一级学科硕士项目、78个二级学科硕士项目、3个专业硕士项目、15名在职大学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项目。有22所学院,66个本科项目和43个成人教育项目。它涵盖8个主要学科,拥有21000多名本科生和近3000名研究生。目前,福建省高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504人,高级职称224人,高级职称478人,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院士和96名博士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先后选拔了10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名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4名入选国家“百万人才工程”一、二级候选人,6名入选“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国家候选人。 139人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的特殊补贴,7人被选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农林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3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科技人员,1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人民教师,28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75人被评为福建省“百万人才工程”候选人,9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37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7人被评为省级名师。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是第二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高校。目前,全国共有3门国家精品课程、39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5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内外建立了一批教学科研实验工厂,其中教学林场近310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有2064000本印刷书籍和961000本电子书籍。建校73年来,培养了8万多名毕业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拥有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1个、国家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部委研发测试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与台湾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厚的地缘、血缘、学术和亲缘优势,不断加强两岸交流,拓展教学空间。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与交流。学校已成为有权招收外国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单位。它还率先招募台湾农业产业协会的成员为成人教育学习。学校和新斯科舍农业学院联合组织了两个园艺、农业资源和环境专业的本科专业教育项目。该校的期刊(自然科学版、哲学和社会科学版)已在国内外出版。他们还编辑出版了《林业经济问题》、《亚热带农业研究》、《武夷科学》、《华东昆虫学报》、《高教理论与实践》和其他出版物。200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文明学校”(连续3次)、“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大学”(连续2次)、“福建省绿色学校”和“福建省安全校园”等荣誉称号,连续21年被评为“全国“三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目前,学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基地建设三大战略重点,致力于建设创新、开放、和谐、安全、整洁、经济、数字化、生态的校园,努力为海峡西岸“两个率先”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知识贡献和人才保障。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