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23 院士人数: 六
关键学科: 一个 博士学位数量: 16
学生人数: 40,000到5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35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重点大学。学校位于河南省北部的著名城市新乡,这里是京广铁路和太和铁路的交汇处。它坐落在辽阔的牧野之地和美丽的海滨。河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河南大学的前身)。1953年与平原师范大学合并,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后更名为新乡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于1985年开始命名。 9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为己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它努力工作并与时俱进。目前,学校占地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55亿元,藏书330万册。学校拥有24所学院,74个本科专业,各类学生48000余人,在职教职工2400余人,专职教师1700余人。目前,有2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研究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24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包括1个省级部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1个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拥有河南省最大、最多样化的生物标本馆,拥有独立学院(新联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2012年,学校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发展,为学校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河南师范大学尊重教师,重视教学。这里人才济济,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成立以来,先后有、郝、孙、赵、赵、李、姚从公、魏明初、范颖川、杜梦模、孙作云、黄敦慈、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校任教。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包括王建基、卢公儒、徐存训和郭宗铭。目前,学校拥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5名院士。有80多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级以上著名教师、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等。教育部拥有1个科技创新团队和12个省级优秀教授岗位。根据近年来对我国高校的评价,我校在教师水平、教师绩效和成本绩效方面均居河南省第一。 河南师范大学以其廉洁的校风、良好的教学风格、浓厚的学风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而闻名于省内外。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7个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4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近3届)。这所学校有足够的高素质学生。主修数学和应用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科学,日语,物理,中文 河南师范大学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重视政府、产业、研究和应用的结合,重视艺术和科学的协调发展。五年来,学校主持了1298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和“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和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主编(作者)出版238部学术著作和教材。他在SCI、SSCI、AHCI和EI源期刊上发表了1813篇学术论文,在CSSCI和核心中文期刊上发表了4700多篇论文。授权专利265项,其中61项为国家发明专利。2012年,一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100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了河南省和我校在这一荣誉上的突破。基础数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药物合成、环境科学、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处于领先水平。根据美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对近10年来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表论文引文的分析和报告,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进入了全球1%的环境影响指数排行榜,在中国进入前1%的96所高校中排名第63位,化学、物理和工程进入了1%的环境影响指数排行榜。2015年,ESI高被引论文以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高校排名第65位,在河南省排名第一。《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都是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已进入CSSCI源期刊,成为学术界知名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巴西、泰国等国家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合作关系。派出900多名专家学者出国讲学、深造和开展学术交流。诺贝尔奖获得者皮诺特、葡萄牙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计量学主席瓦伦达斯教授、日本创始人卢梭教授、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手池田大作先生、意大利著名艺术总监保罗·科尼先生、美国生物化学家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吴祖泽、赵、著名作家二月河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还雇佣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韩国和其他国家的外国专家全年在学校授课。 90多年的沧桑积累和滋养。一代又一代的师范大学生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勇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培养了20多万名各类毕业生。他们有的成了教书育人的楷模,有的成了科学研究的楷模,有的成了经济发展的企业家,有的成了成绩斐然的党政领导。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学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毕业与就业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人事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学术事务办公室”、“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以“善良、美德、博学、完美”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明德学习,倡导创新”的校风,“学而立天下,智而行利”的教学风格和“诚实、朴素、勤奋、知识、团结、修身”的优良学风。展望未来,学校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中国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