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53 院士人数: 六
关键学科: 5. 博士学位数量: 44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50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它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下拥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由教育部、五大能源企业集团、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大学。是石油石化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它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程、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为重点的大学。回顾学校的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依托,汇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相关师资和教育条件,组建了——北京石油学院,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隶属于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八所著名大学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指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研究生部在北京石油学院原址成立。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渐形成了山东和北京的办学格局。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高校行列。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石油大学移交给教育部。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了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和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一所石油大学。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在青岛建立校园。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10月,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0年,该校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和培训计划”的61所试点大学之一。学校有青岛和东营两个校区,总面积4751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75.8万册,其中印刷图书263.8万册,电子图书412万册。青岛校区位于迷人的帆船之都和海滨城市,在青岛享有很高的声誉。学校面对唐岛湾,被誉为海上西湖。它的背后是高大雄伟的朱晓山。山在海边,海在学校旁边。学校依山而建,大海映出群山。校园风景优美,办学条件优越。东营校区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山东省东营市生态城和石油城——。校园既有迷人的湖泊,又有一流的生产、教学和研究基地。目前,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11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45个博士项目、33个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150个硕士项目,以及MBA、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和20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60个本科项目和涵盖石油石化行业各个领域的学科 学校教育体系完整,以本科教育为主,各层次教育合理。有近2万名全日制本科生、5500名研究生、800名海外学生和7万名函授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0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就业工作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它入选50所具有典型国家就业经验的大学。自成立以来,先后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毕业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校友,走出了何、沙国河、袁世毅等一批两院院士。并产生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敏、“当代青年楷模”秦文贵等英国模范人物,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的领军人物和工程骨干。学校建立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6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05人,博士生导师164人。专职教师中,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7人,“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百万人才工程”获得者1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获得者21人,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青年大学教师奖获得者8人。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和青年教师奖,8名“泰山学者”杰出教授和海外杰出专家,1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 有13名国家级和山东省著名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规划”评选出三个创新团队,“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评选出两个创新团队,“山东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评选出一个学科。学校是石油和石化工业的重要科研基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领域实力雄厚,在十多个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有46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包括重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和天然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和石化工业新设备和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校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山东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时代盛华化工有限公司不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石油石化行业重要的科研试点和工业试验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和发展空间,与全国60多个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近百名著名专家和知名人士被我校聘为兼职教授、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来,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数量逐步增加,发展前景良好。建校6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朝着“建设国内外知名的一流石油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斗。 入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