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58 院士人数: 九个
关键学科: 8. 博士学位数量: 31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04
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它是新中国为“培养先进科学技术所需的高级化学人才”而创办的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机构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础、前瞻性科研和原创性高技术开发的使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北京化工大学已发展成为集管理、经济、法律、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为一体,科学基础扎实,工程实力雄厚的多学科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和留学生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化工大学自成立以来,已向全国输送了10多万各类人才。这所学校由三个校区组成。东校区位于北京北三环东路,交通便利。西校区位于北京紫竹院公园西侧,环境优雅。北校区位于昌平区,紧邻著名的十三陵风景区,风景宜人。学校占地1007亩,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它有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田径,大学生活动中心和一些先进的教学和研究实验室。学校拥有12所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4770人,全日制研究生6040人(包括766名博士),高职学生393人,函授和夜校继续教育学生6195人,具有学历的留学生214人。现有教职工2054人,其中专任教师1085人,专任和副教授702人,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教授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73人。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博士项目6个,两个学科博士项目(含自建)29个,硕士项目94个,专业硕士项目5个,工程硕士项目10个,本科项目49个。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3个北京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跨学科重点学科和3个北京二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国家专业建设网站8个,北京市专业建设网站14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6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拥有3个国家级大学生化学、物理和文化素质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7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个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北京市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有5名名师,北京市属高校有21名名师,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0名优秀教师 学校一直致力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被公认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的科技产业有20多个与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管理目标,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化工业、日化工业、精细化工和新化学材料领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学校还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重点,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先后建立了先进材料、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地方校企合作研究机构。学校注重国际学术和文化教育交流,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的93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与30多个外国机构开展了40多个海外留学项目,包括学生交流、联合培训、学位学习、海外暑期学校、海外实习以及参加国际会议和竞赛。2014年,386名学生被派往国外学习。学校招收多层次的外国学生,从语言专业学生到本科、硕士和博士学生。2014年,443名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其中包括214名学院派学生。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合作项目,如“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文化教育专家计划”、“高端外国专家计划”、“海外名师计划”,这些项目正逐步将我们的研究团队引向世界。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将就业列为全校四大重点任务之一,充分发挥全校促进就业的作用。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指导的全过程,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多年来,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是全国大学中最高的。201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7.91%,研究生总就业率为97.73%。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北京化工大学全体师生将继续秉承“大德、博学、育人”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实践、博学创新”的伟大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北京化工大学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国内一流、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多学科研究型大学。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