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南方的幼年期是腊月二十四,比北方晚一天。小年的到来,预示着春节不远了,家家户户都要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做好准备。小年有很多习俗,特别注重吃。今天整理了一下南方小年的饮食习惯,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南方腊月二十四小年吃什么
不同地区的食物不一样,随便列举一些:年粽子:南宁人有小年吃年粽子的习俗。年粽子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念粽子,念高三”。不同于端午节的凉性粽子,新年的粽子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完叶子,皮是糯米,馅是绿豆猪肉,还有人把自己喜欢的食物当馅。
年糕:广西武宣、桂平等地的人都有做年糕的习俗。年糕是以糯米粉为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为配料,放入模具中做成圆形,然后高温蒸熟而成。味道独特,有“圆圆”的意思。
杀猪过年:恭城瑶族自治县的莲花兰洞、西陵新河、观音滨水草堂都有过年杀猪的习俗。除夕夜(农历12月23日)过后,热闹的杀猪戏就要开演了。选择最好的肉,炒或炖,精心烹制,然后倒一杯酒,请亲朋好友分享杀猪后的第一份鲜肉——汤。
二十四团:“二十四夜吃饺子”是江南很多地方的习俗,意思是全家圆圆的,其乐融融。在苏州,每年腊月二十四有一个“小年”。包饺子,送饺子,吃饺子是一年中必不可少的味道。苏州人最重要的祭祀是团子,以前叫“二十四团子”。“24团”是用糯米粉做成的,里面塞满了鲜肉、豆沙、萝卜丝等。蒸饺有圆形、方形、花瓣状的标记,以区分不同的馅料。
年糕:在南方,元旦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糕”,与“年糕”谐音,意思是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荸荠:荸荠是老福州祭祀灶必不可少的。取福州方言的同音异义词,意思是“好运从年初持续到年底”。
元宵节:徽州民间称之为“送厨主”,也叫“送厨主祖父上天”、“祭厨主”等。送灶神那天,大家都要烧香,准备元宵,柑橘,胡萝卜,茶叶,加两根带尾尖的甘蔗。元宵、柑橘、茶叶自然是厨艺大师的必备品,而元宵则是必不可少的,意思是要把厨艺大师的嘴糊起来,让他不至于胡说八道什么人权是非。
可以参考以上内容。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所以赶快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