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只要考试成绩可以接受,那么他就没有压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他没有上进心。这是个大问题,要引起重视。一旦这种态度持续到初中,最后的入学肯定会受到影响。
小学生对学习不关注不重视怎么办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这样做:第一,不要只看结果,一定要看孩子的努力。
许多孩子不想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其实他们不是想考的更好,而是怕失败。他们觉得努力后与其失败,不如放弃。如果家长没有对孩子的学习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只会在试卷上看到不尽人意的分数时指责孩子不努力,愚蠢,这样会强化孩子的思维。学习不是一天的工作。作为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只看结果。
第二,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和计划。
如果看不到路径,希望达到目标,孩子自然会失去信心,毫无进步。如果是这样的话,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这里的目标应该是经过孩子的努力很有可能实现的,而且计划一定要具体,可以实施。父母需要和孩子讨论制定这些目标和计划,让孩子认可。
第三,引导孩子找到内生的学习动力。
很多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进步,是因为他们从心底里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们学习总是为了老师的表扬,父母的满意,同学的羡慕,这种情况不会长久。要帮助孩子产生内生性动机,就要在孩子的兴趣和学习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让孩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内心的充实与平静,明白如果能学得更好,将来会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小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家长要多给他们指导,让他们以后能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