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6到12岁。他们很早就离开学校。家长带着孩子回家去做别的事情,而学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学生自制力很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但是有的同学有拖延症的习惯,作业时间长,家长也很头疼。
小学生写作业拖拉磨蹭是缺乏什么动力
小学生拖延做作业是因为他们不想做。简单来说,“不想做”就是没有动力,只能在妈妈和老师的压力下去做。最后只能以拖延、懈怠的形式默默“抵抗”。动机分为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当我们想要纠正或培养一个孩子的行为时,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我从这种行为中得到了什么好处?我许了什么愿?”给我们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想想为什么公司会有“满勤奖?”因为公司想鼓励员工每天来上班,“满勤奖”就是我这种行为的好处。好的行为更容易坚持,逐渐把行为养成习惯。先说内在动力: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目标感和成就感,让孩子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习。我的方法是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学习和成长的小故事。比如把长跑比作成人学习进步的过程;在公园散步时,把长柳树比作不努力学习的孩子,然后展开一个小故事.人脑真神奇。单纯合理的话,大脑感觉枯燥,难以理解和接受;讲故事,举例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母亲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孩子知道学习的目的,提高他们的学习目标感。成就感主要是让孩子体验完成作业的快感。当我们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会产生多巴胺,尤其是当我们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我们会有一种快乐的快感。
先说外部驱动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点:
1、父母实践,以身作则。在制定孩子的学习时间计划时,也要制定家长的时间计划,并贴在孩子的学习课桌上,与孩子一起执行。大多数孩子都有当小学老师的愿望。通过父母和孩子的相互监督,孩子会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管理父母和时间。孩子久而久之控制欲更强,找到一种当小学老师的感觉。
2.当孩子完成任务或作业时,母亲应及时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可以强化孩子的行为,在奖励和表扬的过程中,要和孩子强调我奖励的是你的自控和时间规划行为,而不仅仅是学习。让孩子觉得我能按时快速完成作业,好开心!长此以往,孩子的自尊水平会提高,自控能力也会更强。
以上是关于“学习动机”的。最后,我想强调,不应该给孩子分配太多的任务。如果孩子已经完成了作业,但还得学习很多其他的东西,把孩子不想做的事情都做了,为什么孩子要快速完成作业?给孩子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也是一种优势,会满足孩子自由玩耍的欲望。如果一个孩子快速完成作业不好,如何快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