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很大。孩子的言行受父母的影响。父母要想把孩子教好,就必须以身作则。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特点也不同,但自信是每个人的一贯追求。今天,我们来谈谈父母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家长如何才能培养出自信力满满的孩子
1.尊重让孩子自信约翰高尔斯华绥说:人们受到的震动是不同的:有些是在脊柱上;有的是神经上的;有的是在道德情感上;而最强最持久的是在个人尊严上。
英国作家潘兴说:除了人格,人生最大的损失就是自信心的丧失。
《芳华》里的何小平是个没有自信的人。何小萍从小在夹缝中挣扎求生,既缺少父爱又缺少母爱,自卑内向隐忍。她到部队后,没有被战友接纳。她的女战友把她推出去,男战友嘲笑她的“泔水味”。除了刘枫,没有人愿意接近她。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何小萍越来越自卑,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受伤的小战士问她有没有心上人,她第一个想法是“配不上他”。一个没有被尊重的孩子,对自己的认同感非常低,本质上是一种自卑人格的表现。这个角色的脑海里经常有一个声音在说:“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他们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生活中的美好。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孩子应该像上帝一样受到尊重。
如果你想让孩子有自信,请给孩子充分的尊重。
2.欣赏孩子的闪光点
在《极限挑战》《知识改变命运》中,孙的一句话感动得我热泪盈眶。节目最后,当极限男人帮被问到“父母是不是总把你当骄傲,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你?”,孙说:“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倾慕让我变得自信。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正是这种欣赏,让他小眼睛单眼皮,充满了自信。
詹姆斯说,人性中最热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父母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比如一个孩子语言能力很好,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我们可以避免孩子的缺点,肯定孩子的表达能力,努力把这个优点发挥到极致,让这个亮点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欣赏和表扬,是对自己表现的一种认可和接受,是帮助培养自信心的力量源泉。
3.被爱的孩子更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在六岁之前,安全感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是一个人对他人的信心和信任的基础。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父母的爱。一个有父母的爱做后盾支持的孩子,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无所畏惧的。
电影《垫底辣妹》里的沙耶佳可以一路反击,从差生到日本最好的大学。她的努力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原因是她有一个永远相信她,包容她,无条件爱她的妈妈。我希望孩子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不管身边的人怎么说,哪怕是和全世界为敌,我都会在她身边。我妈对沙耶加的评价永远不会因为成绩而改变。正是有了母亲无条件的信任,沙耶佳才不畏风雨,成功反攻。因为她知道妈妈会一直爱她,不管她是年级最后一名还是考上了日本最好的大学。
这是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明白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与你是什么样的孩子无关。无论你是健康还是生病,美丽还是丑陋,聪明还是迟钝,爸爸妈妈永远是最爱你的人。享受过这种爱的孩子都是充满自信的,即使身处低谷,也能自信的走自己的路。
4.低声教育
低声教育是指一种与教育孩子喊相反的教育。父母往往对如何管教孩子无能为力。不管你说的是说服教育还是喊命令式教育,你的孩子完全无视你。如果经常大声斥责做错了事的孩子,不仅得不到结果,还会对他们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过什么事情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表达,发现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大人更容易批评孩子,孩子更容易低声接受。这是因为:
低沉的声音可以让人变得理性和冷静,也可以放松孩子冲突和叛逆的心理防御,有利于沟通。
低声批评孩子,既能集中对方的听力,又能抢先阻止孩子使用高音。生活中经常看到大人大声责骂孩子,孩子的反抗力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让大人生气,孩子不服气。
低沉的音调可以赶走愤怒。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教书时间最长的老师。成年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暴躁,不冷静,张嘴大声骂的父母,一定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5.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的语言
在这件事上,不要随意发泄对孩子的感情,尤其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包括父母,这种尊重和信任会让孩子感到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成龙心中的凤凰,但打骂教育肯定不是最好的方式,也不会长久。
6.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父母如何培养出自信的孩子。父母可以带着希望和信心看未来,孩子也会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孩子的好榜样。
有信心,缺乏自立能力。试想一下,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控制着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女人,她没有独立的能力。她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父母应该很清楚这个道理,那么为什么不通过培养女儿的自信和自立来给她金钥匙,让她受益终生呢?
自信就像是人类能力的催化剂,调动了人类所有的潜能,将各个部分的功能推向最佳状态。高水平的发挥是建立在重复的基础上,并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得到巩固,从而将人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路线遵循这样的正向上升趋势,可以想象其累积效应是相当可观的。
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非凡的自信。在这种自信的驱使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达到最终的成功。在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我们也能在那些伟人名人身上找到自信的催化作用,身边的才华横溢的人才不断散发着自信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