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上过小学。六年是很长的时间。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交很多朋友。当然,孩子之间也有矛盾,老师也经常收到一些“小报告”。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喜欢打小报告呢?互相了解。
低年级的学生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
低年级的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错误,但不善于自律。这种利用孩子之间相互监督的方法不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因为低年级的孩子行为约束能力差,判断能力差,往往不懂得变通,所以会有层出不穷的小报告事件发生。比如谁上厕所不洗手,谁睡觉总动,谁吃米饭,谁打人.什么样的孩子最喜欢打小报告?
1、淘气的孩子。这些孩子总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们拼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更重要的是,做小报告可以满足他们小小的报复心理。今天你举报我,明天你错了,我马上向老师举报。
2.喜欢多管闲事的孩子。这种孩子学习兴趣不大,比较爱管闲事。有些鸡毛蒜皮的事立马就跟老师说了,却静不下心来学习。
3、斤斤计较的孩子,这种孩子是不能吃亏的,一旦别人伤害了自己,不管对方有意无意,直接动手,如果打不过,就会选择打小报告。但是,这并不是这些孩子举报的首选,他们会在不能利用他们的时候告诉老师,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有规则感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相当于“侦察兵”,一定是好孩子。他们自己也能很好的遵守规则,也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所以也要求别人遵守。老师要保护这样的孩子的正义感和规矩,这是不能忽视的,要训练孩子适当提醒别人,而不是马上向老师汇报。
那么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会怎么样呢?
1.首先要训练孩子谦虚有礼,认错,马上道歉。这样的小事,根本不用跟老师说就能立马解决。比如不小心把别人的东西放在地上,直接捡起来道歉;也是不小心撞到人,蹭到人,道歉的好方法.
2.告诉孩子发现别人的错误,善意的提醒别人,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如果对方不听,告诉老师也不迟。
3.及时激发孩子的同理心。比如,告诉一个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你嘲笑别人或者起诉他,别人会觉得很难过。我们应该宽容别人的错误,只帮助别人。
在学校,孩子们相处很简单。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学会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同伴关系。很多时候,孩子的搬弄是非也是一种模仿行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一个情商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善于调和孩子矛盾的家长,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