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2020年,东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全国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四个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推进义务教育整体质量品牌化,继续加大质量度供给,引导预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政府统筹,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努力完善义务教育入学规则,严格规范入学程序,加强入学管理工作,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办法,完善本市无房家庭户籍适龄儿童和本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联合考试制度,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保护本地区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保持区域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维护社会稳定。
二、入学条件及方式
(一)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凡年满6周岁(2014年8月31日之前出生)且在东城区有常住户口且在东城区有房产证(由监护人持有)的适龄儿童均须参加适龄人口信息的收集,并可免试就近入学注册。根据学位供给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积极推进单校多校招生相结合。我们将继续实行地区制和九年一贯制招生,形成更加公平和完善的就近录取制度。
如果本市非东城登记的无房家庭长期在东城区工作和生活,符合在东城区租用同一地址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并在房屋租赁监管平台登记的条件,且配偶一方在东城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则非东城登记的无房家庭的适龄子女在东城区申请义务教育。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到东城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义务教育招生办公室申请登记并参与收集适龄人口信息后,经北京市房管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审核后,将安排适龄人口通过计算机分配进入东城区。
为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合考试,东城区教委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义务教育招生联合考试机制,联合考试录取资格。特别是对本市非东城区户籍的非住房家庭、合法稳定工作、实际居住条件进行审核,重点对楼道房、汽车仓库、空挂户等条件进行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不得作为入学资格。
自2019年以来,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已经
(2)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应进入初中继续接受和完成义务教育。初中招生将继续巩固和完善就近招生的办法。入学将通过普通初中(优先发展初中)、地区分配和地区服务电影分配来安排。学生通过北京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在线填写志愿表格。对于报名人数少于报名人数的初中,要求直接报名;对于入学人数超过入学人数的初中,将随机分配他们入学,以确保每一名小学毕业生将免费进入附近的初中。继续做好直升机九年制工作,巩固改革成果,落实有针对性的配额分配和准入工作。
学籍与户口所在地和家庭实际居住地不在同一地区的小学毕业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户口所在地和家庭实际居住地申请初中入学考试和注册。返回东城区进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必须有东城区的正式常住户口和东城区的房产证(由监护人持有)。
(三)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区台办认定的台湾同胞子女、区侨务部门认定的华侨子女、持有国家博士后管理部门颁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号和其父亲(或母亲)《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号(加盖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单位公章)的适龄儿童、少年、现役军人证明和军分区(旅)级单位政工部门出具的随军家属身份确认函等。那可以确认身份证是按照这个城市的户籍来处理的。
(四)本市未登记的适龄儿童、少年。根据《北京市未登记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证书和资料审核指导要求》,为确保东城区符合条件的未登记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特制定《东城区2020年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审核实施细则》。未在本市登记、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东城区工作和生活而需要在东城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需要参与收集本市未登记的适龄人口信息。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其在东城区工作的就业证明、东城区实际居住证明、家庭户口簿、东城区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的居住证)等相关材料,向其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提交入学材料审查申请。在未注册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联合考试后,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将通过计算机分配安排东城区多所学校入学。
(5)同等条件优先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就近上学。
(六)区以上人民政府引进的所有留学回国人员和其他各类人才的子女均入学,管理规范,审批严格。持有烈士子女、台湾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国家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予以照顾。
做好儿童防疫一线医务人员的教育和服务工作。2020年8月31日6岁需进小学的,采用适龄儿童户籍或法定监护人房产所在地。如果初等教育需要在2020年前推广到初中,则应以学生的小学身份、户籍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所在地为依据。东城区招生政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