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学院前身为中山大学孙文学院,于1986年10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1995年,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成立,并更名为中山大学。实现了省市共管、城市管理的管理体系。2002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成立。它是由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它成为教育部直属的独立大学学院。它是中国独立学院合作委员会的常设理事单位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高校独立学院教学与研究特别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和中国独立学院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
学院位于中山市,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美丽富饶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近6亿元。该学院是中山市的一个“花园式单位”,环境安静,绿树成荫。这里有现代化的图书馆、科学实验大楼、高标准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运动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有50多个专业实验室,所有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有13000多个座位,图书馆有700000多本书。
学院坚持“仁爱、博学、实事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结合中山的支柱产业和学院优势,设置专业,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有8个教学部门的33个本科专业,即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化学与生物系、自动化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外语系以及艺术与设计系。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集科学、工程、文学、经济、管理、法律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成立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研究与开发、区域经济、岭南和香山文化等八个研究所。建立了四个市级研究平台和一个省级研究基地。它在嵌入式系统、高分子材料、象山文化和孙中山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学校有1万多名全日制学生,学生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有700多名教师。专职教师中,38%具有副高以上职称,7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轻、学历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学生人数也达到1万人,形成了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在内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体系。它已成为中山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拥有优秀的新生奖学金和各种个人及综合奖学金,以鼓励优秀的候选人申请我们学院,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开设专业选修课、素质教育选修课和二级学位课程,开展多种艺术和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的各种学术、科学、文化和体育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连续几年获得金奖和银奖,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在高校取得了优异成绩
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首批七所重点国防大学之一。它的前身是“成都电信工程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综合实力雄厚,整体办学水平高,办学规模稳定。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3000多名教职工,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教授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基金获得者1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含跨世纪计划)候选人53人,博士生导师249人,教授294人,副教授471人。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普通学生2.5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万余人。同时,学校拥有强大的科研开发团队。近年来,已通过近千项科技成果鉴定,其中80%以上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由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总部实现了资源共享,为优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东省中山市是著名的侨乡和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花木繁茂,四季常青,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并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形成了最活跃的经济圈。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国内外各类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也是中国经济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