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000~5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它坐落在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的海口盘丹村,在海南明代圣人唐周创建的杨侑书院的原址上。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海南万和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4月,教育部批准将海南万和信息技术学院更名为“海南工商学院”。2012年5月,唐周后裔唐杰先生继承了祖先“耿介、诚信、孝顺”的品质,接任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法人代表兼董事长。学院坚持“培养优秀学生”、“自强不息”、“诚信教学”的校训和“做中学”的学风。坚持“师生为本、人才密集型、质量导向、特色导向、管理导向”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具有优秀品德、宽容心态、良好习惯和优秀学习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南渡河,西临梅社河。它位于海南省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十分钟步行圈。它靠近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毗邻海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歌舞厅、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体育公园、体育中心等。学院校园环境优美,占地534.5亩,建筑面积近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2亿元,实验实训室设施先进,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796万元。图书馆占地24900平方米,拥有印刷图书469600册,电子图书3000GB。2013年10月,投资8400万元的海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实训楼竣工投入使用。
该学院还有医院和幼儿园。
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专业为重点,以移动通信技术、3D打印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为特色。形成了积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专业群体。学院现有旅游艺术、国际商务、建筑工程、信息工程、应用技术、海洋学院6个教学单元,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共教育2个教学部门,30个专业,其中省级专业3个。教职工总数335人,其中专职教师191人,高级职称教师39人,双师型教师107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70人,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海南省高校优秀教师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2013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Xi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秉恒教授受聘为我们的顾问,依托Xi交通大学“国家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培养高端3D打印技术人才。
学院拥有6433名学生,覆盖海南、广东、贵州、云南、甘肃和黑龙江等20个省(市)和自治区。它的入学率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三名。学院为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人才搭建了一座“立交桥”,为“从专业提升到基础”和“接受专业”教育搭建了一个继续教育平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多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2012年以来,我校学生在省内外各种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172个奖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4个等奖,省一等奖18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59个、优秀奖59个等奖。学院团委连续两年获得“海南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依托海南的区位优势和办学体制机制,按照国务院“五个对接”的要求,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继续推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加强校内实训,加强校企合作,联合招生,联合培养部分专业和相关单位,拓展和不断深化“订单式”培训,形成招生、教学、实训、就业、毕业就业的完整链条。实施“教学一体化”和“一系一品”项目,建立7个部门和实体,在学校建立58个培训基地,与深圳中兴通讯、北京红树林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合作建立79个校外培训基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密集地区建立就业联络处,为毕业生建立就业联系平台。从2008年到2013年,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毕业生初始就业率连续六年达到92%以上,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在海南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特色培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活力,不断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外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