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待分配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扬州理工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荣获“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它位于西南大学城的扬子天津科教园区。它的校园风景优美,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这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地方。
学院于2004年7月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它是由原扬州化工学校和扬州建筑工程学校合并而成的一所省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原扬州化学工业学校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江苏石化工业部。原扬州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81年,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999年,这两所学校由江苏省教育厅直接管理。
该学院招收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并以三年制培养全日制高职学生。形成了以石化和建筑(包括核电建设)为主线的专业结构,机械、电子、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等专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它有六大类43个专业,是江苏中部最大的工程类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464,500平方米。它是一个花园式、数字化、生态化的校园,拥有图文信息楼、基础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学生活动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体育馆、体育馆和学生宿舍,总面积302200平方米。校园拥有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拥有202个标准教室、4312个多媒体教室座位和752个语音实验室座位。它有一个千兆宽带校园网和一个无线宽带网络,并有2595台教学计算机。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658.5万元,普通学生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000多元。学院拥有6个培训中心、143个实验实训室和116个校外培训基地。图书馆文献类型涵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范畴。藏书体系逐步完善,结构日益合理,满足了我校的需求。
学院现有教职工500多名,专任和兼职教师382名,江苏省“333工程”培训生2名,江苏省第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2名,江苏省高校“蓝色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名。32.4%的专职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其中教授10名;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44.6%。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比例为74%。147人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已经建立,形成了一支强大而合理的专业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系统化工作流程为导向,以个性化发展为动力,不断推进工学结合、教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初步形成了我院“双导向、四结合、一带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毕业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院自成立以来,培养了42000多名不同层次的高素质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5000多名建筑项目经理。大多数毕业生已经担任领导职务或成为技术骨干,受到雇主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积累了雄厚的办学实力、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实力。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知识渊博、敬业创新的教师队伍,并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学院被授予“江苏省高等教育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教育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安全校园”等荣誉称号。2007年,在教育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被江苏省委确定为高职院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唯一试点单位。它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载体开展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教委的肯定,起到了示范作用。2008年,他被授予江苏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优秀等次。2009年12月,他被授予“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学院坚持“德才兼备,学习创新”的办学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建设和发展,服务社会,特别是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石化工业和建筑为特色,以校企结合为基础, 立足江苏,面向长江三角洲,把学院建设成为工程专业。 以其他专业配套协调发展办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坚持以提高质量为建设核心,坚持以教育教学为工作中心,坚持以石化和建筑专业为发展中心”的办学理念。
学院将努力实现“建设省内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先进、人才素质优秀、全国影响力大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依托石化和建筑行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石化、建筑和现代制造业以及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实现“两个率先”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