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待分配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规划》重点高职院校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该学院隶属于安徽电力公司,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这是一所特色鲜明的电力职业学院,以工程为重点,融合了工程、管理和金融等学科。
该学院位于省会城市合肥。南校区位于包河大道。北校区位于黄山路的密集区。占地240多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它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完善的生活和体育设施。校园景观和环境优美,具有文明、和谐、积极的育人氛围。
安徽电力职工大学与合肥电力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悠久。合肥电力学校创建于1964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学。安徽电力职工大学成立于1979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这两所学校的研究严谨,特色鲜明。为安徽电力行业等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关键生产技术和基层管理干部,成为电力人才的摇篮。2008年,省教育厅通过了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评价。同时,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的现实办学理念开始坚持“以人为本、特色办学、重道德、重技术、知行结合”的办学理念和“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电力电子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标准,以技能教学为重点,面向电力及相关行业,面向城乡电气化,面向基层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特色专业设置学院有四大类16个专业:电力工程、电力工程、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管理工程。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应紧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突出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满足电力及相关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去了安徽和华东地区的大中型电厂、供电公司、电力建设公司、火力发电厂、输配电公司及相关企业。学院拥有一批富有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学院现有专职教师230多名,教授、副教授近100名,其中包括一名全国著名教师和一名有突出贡献的全国专家。有2名省级名师,1名省级教学圈新教师,1名“省级教学团队”。2名学校级教学大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9名专业带头人和91名“双师型”专业教师;学院还聘请了14名来自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授,13名电网系统首席技术人员担任技能培训讲师,提高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和技能培训水平。
丰富的教学成果学院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有1个国家级、7个省级和7个学院级精品课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被批准为“省级教育改革示范专业”,《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被命名为“省级特色专业”,《电气安全实训中心》专业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实验培训中心”。出版了10多份国家和省级“十一五”教材和20多份培训教材。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他们在各种竞赛和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英语B级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计算机级考试通过率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在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省劳动厅组织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中,24所参赛院校的总分最高。
良好的办学条件这所大学拥有优良的实验和培训设施以及先进的功能手段。拥有电工、电子、电机、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会计模拟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等50多个专业实验室。建成了600兆瓦超临界火电仿真系统、300兆瓦火电仿真系统、电网调度运行及综合自动化仿真系统、50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仿真系统、循环流化床仿真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培训室、高级电工培训室、金工培训基地等。2003年,学院正式成为国家高职高专学生培训(师资培训)合肥工程训练基地电力分中心。学院实行校企合作,在省内外30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充分满足了学生毕业实习的需要。
良好的就业前景这所大学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与省内外100多家信誉卓著、实力雄厚的电力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供需平台。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6%以上,就业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毕业生可以在企业中“使用和停留”,很受电力和电力企业的欢迎。省内外一些著名的大型电力企业都来学校招聘毕业生。省内发电公司和供电公司将我院作为人才招聘和人才储备的主渠道。我院毕业生培养目标明确、职业素质优秀、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鲜明,符合企业就业前景,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