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全日制省级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学校的前身是1959年3月由原国家农业机械部创办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1979年3月,学校转入江苏机械工业部,更名为江苏无锡机械制造学校。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江苏省教育厅。该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经上级批准,试点四年制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和技能人才。
学校有两个校区,中桥和太湖。中桥老校区位于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南路街区,而太湖新校区位于生态环境优美的湖滨科技新城。学校占地850多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总资产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设备总价值1.8亿元,馆藏图书83.3万册。目前有13个教学单位,包括机械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汽车和运输学院、管理学院、金融和经济学院、外语和旅游学院、艺术和设计学院、基础课程系、思想政治理论系、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目前,有12000多名全日制大学生和780名教职工。
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结构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教授近40人,博士60余人,其中国家级教师1人,江苏省教师3人,国务院政府专项补助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人,省“蓝色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人,聘请杨树子院士、姚建铨院士等高级专家学者兼职教授。此外,还有来自行业和企业的300多名兼职教师。这所学校有20多名外籍教师常年在学校教书。目前,有45个专业适合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其中包括6个本科专业。教育部有2个教学改革试点专业,6个中央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8个省品牌特色专业,3个国家机械行业品牌特色专业。有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3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18门为“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9份省级优质教材和8份重点建设教材,国家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利主持建设通过验收。2014年,获得国家物联网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并在全国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等5项。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别奖10多项、教育部教学委员会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赞助公开发行国家职业教育期刊《机械职业教育》和学术期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
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中的新党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阳光之家”捐赠中心和“爱心基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自2007年以来,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探索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每年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提供近百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星期二讲堂”,并建设了十多门优秀的文化素质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目前,有30多个学生协会,它们经常开展各种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同时,在校外建立了20多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在过去的五年里,800多人在省级以上的各种比赛中获奖。其中,他在2007年央视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第三名。他在全国职业学院技能竞赛中获得了7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和3项三等奖。2010年,他获得江苏省理工科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一等奖。自2007年以来,学生在全省高校共获得60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江苏省高职院校连续几年评奖数量和等级排名第一。
学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并设立了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为学生咨询和工作提供便利服务。为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创造条件,办好大学生创业街。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更多成功。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就业咨询等活动,每年邀请数百个家庭和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招聘会。10年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称号。积极做好“专业转学”的推荐工作,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每年为社会和企业培训3万多人,完成近百个中小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教师已经完成了300多项专利,其中一些已经成功转让给企业。学校建成了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牵头组建了江苏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无锡物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江苏传感器网络应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冷压冶金球团工程技术中心、江苏中小企业工业机器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无锡中小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江苏无锡服务外包培训机构、无锡(太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开通了无锡制造服务网络。通过广泛的服务活动,学校赢得了企业行业的积极支持和反馈。目前,已有190多家工商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40多家知名企业为学校提供了价值5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38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企业命名奖学金或命名订单班。
学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进取。2004年,它成为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社区学院发展联盟(CCID)的第一个中国成员单位。2012年,CCID在我们学校设立了一个中国分中心。近年来,学校与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丹麦、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机构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并与联合圣
近年来,学校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7年和2010年,他们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职业教育单位”、“全国先进集体教育体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学先进大学”、“江苏省教育人才先进单位”、“江苏省国际合作与教育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先进集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苏省高等教育和谐校园”、“江苏省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机械工业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是首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职业学校分中心”以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先进制造技术推广服务基地”。
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致力于培养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文化强校”的战略,集中精力,努力争取成功,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之家、企业之友”、“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一流职业学校”。(2015年3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