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61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高标准、高起点的职业学院,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符合城市提升、产业提升和教育提升的理念。
多年来,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条件为保障。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多次荣获省部级荣誉称号,如“文明单位标兵”、“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全国高职院校骨干建设单位。2012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并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评估。目前,它是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指定的与美国开展社区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十大机构之一、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全国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全国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培训基地。
学院在内涵发展方面进行了四个顶层设计:一是确定了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优秀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潜力;二是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定位校园文化,将地域工业文化精神、创业精神和文化、现代大学精神和制度文化有机融合;三是将办学理念界定为“有限的学术教育和无限的社会服务”,教学与服务相结合。第四,办学模式定位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工作坊模式,建设共享、综合、开放的产学研结合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确立了“德能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校训是“修德,塑造能量,创新,影响深远”。提倡“德高望重、善于教学、能做、能研究、能发展”的教学风格和“自律、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创造”的学风。定位和培育“以工为主、工学结合、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
这所大学的教育环境优越。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5亿元,教学设备6300万元,图书70.2万册。有79个内部实验实训室,包括中央政府支持的2个训练基地和省政府支持的1个训练基地。
学院由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会计和金融、现代服务、电子和信息工程、艺术和设计等七个二级学院组成,共有48个专业。有9100名全日制职业学院学生和近7000名成人教育学生。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道路和桥梁工程、模具设计和制造、焊接技术和自动化、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以及软件技术在内的六个学科被确定为关键c
学院坚持走“共建、共育、共赢”的开放之路。与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轴承集团、哈飞集团、九洲电气等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校企联合培训”、“服务企业”、“订单培训”、“送学企业”等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顶岗实习制度,实现了校企合作、合作教育、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有机衔接。
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双领导、双骨干、双向培训、双向聘任”的机制。深入开展“师德培养工程”、“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实践培训工程”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德高望重、善于教学、有能力做、有能力研发”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65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新手、专家1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人。王院长博士获第二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校长奖”。学院还拥有一支优秀的兼职教学团队,由335名来自各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熟练技工组成。
学院实施“平稳出口”和“繁荣进口”的就业优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专业匹配率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7%以上。
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探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途径。每年将有40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提高自身水平。与韩国简阳大学、大邱理工大学、京畿道科技大学、交通大学等国外机构签订了联合办学项目协议,在形象设计、旅游与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合作办学。与美加登职业技术学院和欧洲职业社会教育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如教师培训和外国学生交流。与德国手工业协会签署协议,在欧盟引入汽车专业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认证课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龙头,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重点,开展爱国电影展映、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知识大赛、征文大赛、合唱大赛、“美女杯”宿舍文化节、志愿者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弘扬爱国主义、传统道德、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 和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民族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将地域工业文化精神、现代大学精神和制度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院以服务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和哈尔滨市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目标,全力打造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七项与o
学院秉承“有限的学历教育,无限的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借鉴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美国社区教育和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念,打造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工场”模式,引进重点区域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建设共享、综合、开放的产学研结合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力争覆盖60个专业,满足2万名中等职业、高等职业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训、创新创业、教师实践和应用技术研发需求。我们每年将开展10多万次各种级别和类型的社会培训。“以工为主、劳衣结合、开放学校、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这所学校将尽快建成全国一流的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