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50 ~ 1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许昌学院是一所省级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同步发展,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前身为许昌师范学院,2002年升格为科学院。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师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学校位于汉魏古都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市是汉魏时期的古都。它位于河南省的中部。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许昌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钧瓷文化之乡等称号。许昌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电力设备、钻石产品、毛发产品等产业体系。作为它的支柱。目前有三家上市公司和两家控股上市公司。“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已穿越中国。京广铁路、107国道、311国道、京港澳、兰(考)南(阳)、永(成)邓(丰)、郑(周)石()等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京广高速公路均通过境内。许昌美丽的城市环境、坚实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我校的办学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
目前,学校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校园里到处都是树和花。它被评为省级卫生单位和园林单位。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先进的远程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高标准塑胶跑道操场和完善的体育设施。拥有各类实验室100多个,教学设备总价值7832万元。从外国政府贷款4000万元购买的设备陆续到位。新的图书大楼占地近3万平方米,藏书近110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1042人,其中专职教师83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6人,副高职称教师178人,博士研究生450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36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补贴的专家、国家级、省级和部级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以及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学院积极实施以科研支撑教学、以科研强校的战略。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学术声誉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成立了中加微纳材料研究所、表面微纳材料研究所、魏晋文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许昌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项目7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2项、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博士后项目1项,以及中共中央重点项目、省重大科研项目、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项目、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项目等高水平项目。出版了191本书和2886篇学术论文,其中175篇被sci、EI、an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
目前,学校有17个学院(系),43个本科项目和12个专业项目,涵盖文学、历史、科学、工程、法律、管理、教学和经济等8个学科。应用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美术是省级专业。目前,全国有来自23个省的16,000多名全日制学生和近7,000名继续教育学生。学校还与姬旭集团、双汇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国际教育学院的建立是为了与印度和加拿大等外国大学联合培养高级专业人员。学校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个性强、创新强、社会责任感强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团结生动、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真创新”的优良校风,为祖国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和校园文化的培育,致力于建设“和谐校园、活力校园、学术校园、文化校园”。校园环境优美宜人,学校形象和标志独特,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社团十分活跃。他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会文化科技活动节、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他在省和国家比赛中赢得了许多奖项。曾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希望工程组织奖、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称号。他在首届河南省电视大专辩论赛中获得冠军,并被选为全省十大大学生社团的模范。中央电视台“幻想”栏目连续四次报道学生的科技活动。在第六届中国校园舞蹈大赛中荣获“荷花奖”银奖是河南省在比赛中的最佳成绩。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优秀奖。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努力建立科学、有序、规范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先后荣获省文明学校、省文明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在教学、学生管理和教育、共青团和综合管理等方面获得了100多个奖项和推荐。后勤职工社会化改革深化,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进入新世纪,许昌大学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学校领导层表现出远见卓识,绘制了学校发展蓝图,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将有大约17,000名全日制学生和7,000名继续教育学生。通过对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教学水平的评价,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第二步:到2015年,全日制学生人数将达到18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学生人数将达到8000人左右,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和专业。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高校在全省和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第三步:到2020年,将有大约20,000名全日制学生和9,000名继续教育学生。为进一步提高培养水平、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研究生教育已达到一定规模,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