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4.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湖北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程为重点、工学结合、工程、科学、经济、管理、医学、文学、教学、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级综合性本科大学。学校位于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湖北省黄石市。交通非常便利。它离武汉市有50公里。武汉-九龙铁路穿过这座城市。大广高速、沪渝高速、尹福高速和杭瑞高速在该市交汇,毗邻京广和京九两条大动脉。学校依山傍水,布局合理,环境优美。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定。
自1975年成立以来,这所学校经历了继承和发展。先后经历了黄石高技术班、武汉理工大学黄石分校(现武汉理工大学)、黄石高等教育学院、2004年成立并于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大学的黄石工学院等办学阶段。
学校有19个教学学院(系),有20,000多名全日制学生和8,000多名函授学生。校园占地2189亩,校舍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价值1.3758亿元,实验室50个,图书馆藏书106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8个(含电子图书200多万种)。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969人,其中高职称教师89人,高职称教师323人。152名医生和465名硕士;有43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兼职导师。在职教师包括湖北省“百人计划”2名候选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5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补贴的专家1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7名教授、讲师和楚天学生、黄石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名和“东楚学者计划”12名候选人。学校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的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响力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交叉渗透、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理论和药学是湖北省“十二五”期间的四大重点学科,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是省级重点特色学科。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专业,是本科课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本科综合改革的四个专业;服装与服装设计、化工与技术是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的六个专业。有7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一个是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训基地和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5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促进中心、1个省级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一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个湖北省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一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有17个研究所和18个研发中心与企业共同建立。他哈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人才质量为生命线,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原则,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几十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因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而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书法、绘画、普通话、英语等竞赛中多次获奖,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妇女优秀模范”等荣誉。研究生录取率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先进集体。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加拿大、美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在学校任教,同时选择教师出国留学。留在国外的学生人数正在增加。
学校是湖北省精神文明单位、湖北省基层党建先进大学、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园林单位、湖北省学生资助先进集体、消防先进单位。它获得了许多荣誉,如先进的中央党团和先进的宣传思想工作单位。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信誉兴校的原则。它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和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遵循“开放办学、依法治校、育人为本、特色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不断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体师生员工秉承“明德、审时度势、向世界学习、用实际”的校训精神,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技精神,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