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待分配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思茅师范学院位于曼昆国际通道的枢纽城市和滇西南重要城市普洱市的市中心。该校于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它是云南省最早的师范学院之一。其管理体制是“省地共建,以省为主”。2004年11月,通过对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结论是“好”。
普洱市位于祖国西南边疆云南省的西南部。4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川秀美,景色迷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社区,世代居住着14个民族,包括汉族、佤族、拉祜族、哈尼族、彝族、傣族、棕色人种、瑶族、苗族和傈僳族。它的东南边境与越南和老挝接壤,西南边境与缅甸接壤。澜沧江——湄公河,被称为“东多瑙河”,贯穿全境,是云南省唯一一个“一城三国,一河五国”的地方。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产地和集散地,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2.9%,被誉为“碧海明珠”。澜沧江、红河、怒江贯穿全市,是“送云送电”的重要基地之一。云南矿产资源丰富,旅游热点丰富,民族文化丰富,是著名的旅游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和昆明-曼谷国际走廊的建成,普洱已成为中国向东南亚和南亚开放的前沿。
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学校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有5069名全日制学生(包括85名海外学生)。共有29个专业,主要学科为人文、科学和农学,其中美术教育和英语教育为省级专业,生物技术和应用为省级重点专业,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同建立的热带园艺人才培养基地为省级实训示范基地。《绝版木刻技法》是省级精品课程;专任教师289人,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教师98人,占专任教师的34%,其中教授12人,省级名师1人。有113名博士生和研究生,占专职教师的39%。校园占地2164亩,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573万元,平均每个学生5076元。有532,000本书和105名学生。有一所附属高中,拥有56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近年来,他承担了50多个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出版了40多本书籍和教科书;已经发表了7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15篇SCI论文和200多篇艺术作品(第一篇)。自2007年以来,已有150多万元投资于科研。先后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优秀文化作品奖、全国版画银奖、云南省文艺创作和美术一等奖、少数民族健美操比赛金奖、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40多个。
在过去的30年里,思茅师范学院已经为云南西南边境地区和全省培养了16000多名毕业生。他们大多已成为当地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为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些变成了
思茅师范学院坚持“名德、情、善、致远”的校训。它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内涵建设,以人文精神引领教师培训,做好教师教育工作。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建设,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海外志愿服务机构长期合作,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充分发挥外向型地理优势,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和老挝国立大学在学生培训、教师交流和科学研究方面开展合作。重视地方民族文化和跨境民族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人文学校”取得了突出成绩。经过30多年的育人办学实践,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它的生命力在于扎根于脚下的土地,以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负责任、用心、有追求地办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使学校成为地方发展不可或缺、人民需要、政府重视、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大学。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