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3194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河北体育学院是河北省唯一独立的本科体育院校,是河北省体育教学研究中心。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进取精神,一所过去教育条件差的大学已经成长为一所充满活力、蓬勃发展、前途光明的新型高等体育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于1984年恢复,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它是河北省唯一独立的高等体育院校。学院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美丽的滹沱河畔。校园四周是太平河生态园,梨花芬芳。
“河北体育学院”于1956年首次出现在天津(当时是河北省的省会)。后来,天津成为直辖市。河北省的省会搬出了天津。原河北体育学院留在天津,现为天津体育学院。今天的河北体育学院于1984年修复重建。它是在1977年10月成立的河北省体育学院(后更名为河北省体育学院)的旧址上建立的。1985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立[学院(85)吉焦字第107号]。行政部门是河北省体育局。
学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努力工作的阶段。1984年学院恢复之初,河北体育学院以艰苦创业的精神从无到有,在河北省部分校址的基础上创办了河北体育学院。它拉开了河北体育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序幕。
第二,逐步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抓住20世纪末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我们充分挖掘内部办学资源潜力,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到2003年逐步将招生规模扩大到3000名全日制学生。这为河北体育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跨越式发展阶段。2005年5月,中共河北省委对河北体育学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团队组建后,在省委、省政府、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委以满足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大体育理念”的要求,重新配置、整合和优化体育资源。在特别关注内涵发展的同时,研究所总部新购置了300亩土地。根据省政府关于河北体育学院和河北体育中心合并建设的决定,制定了第二次创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制定了河北体育学院发展蓝图。学院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
学院始终坚持走体育大发展道路,立足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积极适应体育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体育人才。它已成为一所教学型高等体育院校,在河北省体育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学院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东校区和新校区。主校区和东校区总面积为533.57亩,拥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柔道馆、武术馆、铅球馆、艺术和运动馆、体育馆、足球场、田径场、网球场等。那是我
该学院拥有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这里有全新的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20多个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骨龄测试、运动营养学等实验室。其中,河北省神经肌肉功能与力量训练实验室是河北省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唯一的省级体育科研实验室。本室完成的《中国腕骨发育标准中国方法》的科研成果已在全国推广使用,成为国家行业标准。
该学院有3614名全日制大学生和214名成人函授学生。242名专职教师,包括27名高级教师和53名副高级教师;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6名,其中博士6名,博士后1名;有2名国际法官和11名本国法官。有3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6名“享受政府特殊补贴的专家”。
学院目前在大学城有6个系、2个系、1个中心、3个中心、1个附属体育学校和1个教学基地。即学校体育部、运动训练部、社会体育部、民族传统体育部、体育人文科学部和外语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和继续教育系;体育科学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教育训练研究中心、射击训练中心;体育学校;廊坊市在东方大学城有一个教学基地。河北省全民健身监测中心和河北省全民健身信息中心都设在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省体育模范协会、河北省定向运动协会、河北省地面投掷协会的总部也设在学院内,学院是学院的校长单位。党委书记张建新也是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中国跆拳道协会副主席,中国女子足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邦俊院长也是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副主席。
学院本科教育包括体育教育、体育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文科学、英语和舞蹈七个专业,涉及体育科学、外语和文学艺术三个一级学科,以及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人文科学、民族传统体育科学、英语语言文学和舞蹈六个二级学科。其中,体育与训练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
在过去的三年里,大学教师承担了163个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其中,有9个国家级项目(包括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8项(国家体育总局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等。);35个省级项目;医院管理91个科目。医院发表了700多篇学术论文,编辑了58部学术专著和教科书。七项成果获得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国家专利。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其他科研奖励27项。
学院编辑出版的《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是该省唯一一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经过多年的努力,已被纳入国内多种数据库,成为国家质量改进与社会科学杂志、河北省优秀期刊、河北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学院坚持开放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我们与日本、英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与河北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乌克兰哈尔科夫国家体育学院等单位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伍斯特大学和林肯学院的合作正在谈判中。
目前,学院面向全省和部分省市招生,生源充足,质量良好。自学院成立以来的23年中,共有7,758名大学毕业生和5,204名成人函授大学毕业生接受了培训。近三年来,学生就业率平均超过80%,尤其是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非常满意。其中,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已成为高校、运动队、企事业单位、公安武警系统、健身俱乐部等单位和部门的骨干力量。同时,学院还培养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优秀运动员,如奥运会冠军郭晶晶、蔡亚林、苏慧娟,世界冠军张亚飞、赵、维姬、迟斌,中国象棋大师,国际象棋皇后,世界足球小姐孙,国家队女队员白洁、王立平、国家队篮球明星马健、 和孙悦,乒乓球运动员范建新和牛剑锋,以及女子铅球亚洲纪录保持者李。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坚持“立足体育,育人为本,顺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坚持体育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多渠道全方位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