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合肥学院

作者: 2020-04-01 浏览:

创建时间:

1980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合肥大学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在开放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本科院校。其前身合肥联合大学成立于1980年。在新中国放射化学创始人杨承宗先生的倡导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七所大学联合创办,实行“适度收费、不分配、按需设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它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探索性作用,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目前,学校是国家“服务国家特殊需要人才培养工程”————授予学士学位的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它是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和培训计划”的61所大学之一。中德两国共同建立了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国家应用型本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安徽省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建设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永久主席单位。

合肥大学是一所以工程、经济、管理为重点,集文学、科学、教育、艺术于一体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我们学校有920名教师,其中744名是专职教师,63名教授和231名副教授。75.5%的专职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包括100名医生。学校有3名优秀教师,1名获得国家“51”劳动奖章。外籍教师中,2人获中国“国家友谊奖”,10人获安徽“黄山友谊奖”,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支持智力引进工程”。有15,303名全日制学生和47名外国学生。学校有17个教学部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专业5个,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2个。拥有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合芜蚌自主创新平台、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学校现在有两个校区,一期和二期南延湖校区和继续教育学院校区,占地面积约1128亩。现有校舍面积41.8万平方米。社会化学生公寓约7.4万平方米,占地81亩。学校教学设备总值11869.07万元。藏书136万册(含电子书)。

学校始终坚持“本土化、应用化、国际化”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地方高校科学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被誉为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第一方阵的“排头兵”。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单位。自2009年以来,我们的学生参加了“挑战杯”等各种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74项,其中国家一等奖212项,国家一等奖34项。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阅读了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关于合肥大学的报道后,批示:“高校(合肥大学等。)全国各地都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办学模式,有的非常好,有的可以在全省试点推广。”教育部的研究小组到学校进行调查,并形成《关于合肥学院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报告》报告给教育部。从2009年至今,省外180多所高校和约1700人组织了小组学习考察。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合肥学院服务合肥行动计划》和《合肥学院服务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计划》。学校现有专业基本覆盖合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现代物流、家电等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和2013年,合肥市急需6个新专业(交通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软件工程、展览艺术与技术、文秘科学和酒店管理)。我们80%的毕业生在安徽工作,近70%在合肥工作,2012年的毕业生中有1400多人在合肥经济开发区工作。

学校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地方发展。2011年,我校与合肥火电集团共同成立了“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合肥创新平台、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借鉴德国经验和技术,帮助合肥火电集团解决污泥掺混的技术难题。我校与安徽中南环保科技研究院共同组建了安徽和达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该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环境检测能力资质,并于2012年成为合肥市股权和分红激励首批试点企业和合肥市“创新型企业”。我校和合肥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联合体成功入选《合肥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获奖单位,编辑《安徽省旅游人才建设规划》。2012年,学校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正式签订“合肥轨道交通主体维修结构监测与分析研究项目”合同。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应用成果数量在全省高校中排名前两位。在合肥社会科学奖中,合肥大学是第一个主要获奖者。我校承担的合肥市重点文化事业发展项目《构建“文化合肥”形象,提升合肥城市“软实力”》已出版发行。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同志为该书作序。

学校是安徽省与合肥市对外教育、文化和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拥有“中国安徽——德国中心”和“中国合肥——韩国中心”。目前,学校已与德国、韩国、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西方和奥地利的42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20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1000多名德国和韩国学生来我校学习。2011年,我们的客座教授勒莱斯教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引进项目”,并获得中国“国家友谊奖”。合肥德国应用科学研究所德国党部副主席霍恩教授荣获安徽省政府黄山友谊奖

THE END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