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佛山大学

作者: 2020-03-25 浏览:

创建时间:

1958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佛山科技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强劲的广东省佛山市。这是一所由国家正式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佛山分校。1995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佛山大学与佛山农牧学院合并组建佛山科技学院。200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佛山职工医学院和佛山教育学院合并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2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资格评审。2007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3年7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机械工程、兽医学和土木工程三个学科成为我校首批一级学科授权点。2014年,学校正式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现分为校本部、北院、何斌路和同济西路四个校区,占地2210.7亩,建筑面积34.81万平方米。迄今为止,已有12万多名专业人员接受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训。

学校有13所中学:文学学院、政治和法律学院、科学学院、机械和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和信息工程学院、陶瓷(珠宝)艺术和设计学院、环境和民用建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以及食品和园艺学院。共有5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科学、工程、农业、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十个学科。

学校有1453名教职员工,其中808名是全职教师。有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52人,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94人。有219名医生和623名硕士。此外,世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丁肇中博士和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被邀请为名誉教授。学校有14,416名普通全日制学生和6,774名成人教育学生。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创建精品学校、办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立校之道、人才是发展之本”。坚持以满足地方人才培养需求为根本任务,以本科教学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科研促教学,大力开展科研和学科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超前意识、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校获得了一项全国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2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四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两门精品课程和七门重点课程。在动物医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动物科学方面有五个省级专业建设点。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即机电技术中心、基础生物学教学中心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一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四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从2009年到2013年,学校承担了34个国家项目,其中31个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个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承担140个省部级项目;市级项目336项,横向项目1362项,15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其中国内先进8项,国内先进7项。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59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奖4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1项。他获得了63项专利和3项计算机软件版权注册。学校的科研经费逐年快速增长,从2008年到2012年总计3.28亿元。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科研经费统计,我校在2011年和2012年排名第十。

学校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校(局/镇)联动工程”。先后与高明区、顺德区、佛山市科技局、清远市农业局等11个政府部门和行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企业共建88个生产、教学、科研基地、2个联合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和4个生产、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基地。学校共有49人被认定为企业“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3个科研团队和15人被认定为农村“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学校拥有两个具有广东特色的重点学科,即预防兽医学、机械制造和自动化;1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即广东广府文化研究基地;1 .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即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广东大学的3个技术开发中心,即现代制造设备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土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畜禽疾病诊断与预防技术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外10多所大学(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莫桑比克和香港)建立了友好的校际关系,开展长期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联合研究生培养。与其他国家的著名大学(包括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交流活动;它促进了学校人才的培养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数百名我校毕业生出国攻读学位,近百名在职教师出国作为访问学者或攻读学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学文化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在过去三年里,我们学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一直在99%以上。2008年至2013年,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和文化竞赛,获得了533项省级及以上奖项,包括232项国家级和414项省级奖项。

学校制定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明显、优势学科突出、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综合实力在全省同类高校中领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THE END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