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2003年
院士人数:
-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一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一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由中山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集团合作组建的独立学院(校发函[2006年第87号,学院代码:12619),根据教育部校发[2003年第8号文件精神,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这是一所全日制多学科应用型本科院校。
校园建设
学院位于广州从化,以其“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和“桃园城”而闻名,并以其温泉而闻名。它离广州市中心大约80公里。校园的布局井然有序,美丽而安静,是陶冶情操和学习的最佳场所。
学院占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为35.3万平方米,在建工程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十栋教学楼、四栋实验楼、两栋办公楼、35栋学生宿舍、七栋员工宿舍、三个食堂、一个图书馆和九个体育馆已经投入使用。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425.3万元,教学计算机2175台,语音学习机400台,实验室53个,多媒体教室194个,为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人员培训
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500平方米,藏书303.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8.9万册,电子图书155万册(共享中山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图书)。现有报纸资源8.3万种,其中纸质报纸1000种,电子期刊8.2万种(中山大学图书馆共享的电子期刊),光盘资源近1万种。除了提供定期的图书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提供多种服务,如书目信息查询、电子资源检索、在线续借、新书选择和推荐、读者教育和培训、咨询和解答。此外,图书馆不仅提供日常阅读区和自习区,还设有讨论区、自习室、多功能报告厅、展厅等。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学校规模和教学人员
依托中山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开设了市场青睐、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形成了以管理、经济、文学为主体,工程、科学、医学、艺术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努力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现有10个系25个专业,包括经济与商业管理系、商业管理系、会计系、公共管理系、文学系、外语与文学系、电子通讯与软件工程系、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卫生与护理系、音乐系,学生近1.8万人。
学院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分别由中山大学和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派出,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山大学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监控。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师主要来自中山大学(全日制、全日制)。同时,学院正在寻找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丰富的海外工作和学习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它也在寻找在其他学院和大学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在相关行业和企业有实际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专业和技术骨干。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各科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30%的专职教师拥有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82%的人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
这
学院采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工作与学习相结合或中途出国学习,在4-7年内完成本科学业。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学年接受普通教育和基础专业课程。学院开设通识课程,建立选修课程体系,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身心培养和审美体验四大模块共26门课程,弥补了现有窄口径专业教育的不足。学院开设学术报告式公共选修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搭建学生与知名教授零距离接触交流的平台,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第三学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各项工作,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注重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引导。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接受由知名国际商务主管、高级专业人士、投资者和杰出的CUHK校友提供的职业指导和培训课程,包括行业介绍、职业定位、简历、面试等。同时,通过在企业、机构和政府单位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致力于教育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环境,实施多元化联合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内交流项目、国际交流项目、轮岗学习、出国留学等多种形式,“2 2”和“3 1”信用互认、联合培训等。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家的10多所著名外国大学开展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迄今已有3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
办学成就
办学以来,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声誉逐步提高。学院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了400多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表彰和奖励。学生就业率超过94%,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赞扬,社会认可度高。学院先后荣获“广东省十大独立学院”、“广东省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最具竞争力独立学院”、“中国独立学院优秀品牌”等称号。2011年,中国校友会发布了《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我校取得了全国独立学院第14名、广东省第3名的优异成绩。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