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时间: 1950 院士人数: -人员
关键学科: 2. 博士学位数量: -a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0
安徽科技大学是一所省属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学科协调发展。它成立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一代又一代安科人致力于艰苦奋斗和自助实践,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年的探索实践和长期的办学积累,培育了深厚而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务实无私”的安科精神。目前,全国共有16100名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共有80000多名高级专业人员接受了培训。学校占地1700多亩,正在建设滁州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的古城钟都。校园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站和紫龙湖风景区。龙湖校区和凤阳校区相距13公里,建成后两地仅需10分钟车程,将形成两校协调发展的良好办学格局。学科是完整的。目前,学校拥有15个教学部门和5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程、经济、管理、科学、文学、法律、农业和医学等学科。形成了以新兴工程和优势农业学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拥有2个国家专业、4个国家优秀工程项目专业、6个省级专业和3个省级重点学科。多学科专业结构与鲜明的学科优势并存,有利于文理渗透和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接受多学科知识,为培养知识结构优秀、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学科平台。办学条件非常好。学校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目前,有6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3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学科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亿元。工程训练中心、食品科学园、植物科学园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39个,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南京裕润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48个。五个省级示范实验培训中心和一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获得批准。拥有1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设施齐全,纸质图书103万册,电子图书110万册。教员很强。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学术水平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816人,其中专任教授、副教授261人,博士、硕士616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68人,省级拔尖人才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8人,省级教学团队4人,省级“115”创新团队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新教师1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专项补助的专家6人。校外有50名杰出教授的学生,15名特殊企业家被聘为大学生的商业导师。他们定期来学校做学术报告 这所学校特色鲜明。学校形成了“知识结构优秀、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一优三强”人才培养特色。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多证书制度、特殊命名班、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2002年和2008年,他们两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2013年,他们被教育部选为首批接受审计评估工作的国家本科教学审计评估试点单位。评价专家对他们的高中办学水平和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校多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单位”。2012年,教育部授予“全国50所典型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称号。首届“全国大学生村官十大”获得者杨俊森两次受到习近平同志的接见。缪娟在凤阳县小岗村创办科技企业,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热情接待和高度赞扬,被评为“全国独立企业模范”。教学风格非常好。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传统。形成了“敬业、德育、严谨治学、持续改进”的良好教学风格和“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勤奋学习、团结协作”的良好学风。全国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以及全国和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通过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的入学考试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比例,一些专业的录取率达到60%。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飞思卡尔”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作品大赛,他们取得了许多成绩。“11.11”集体献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多次被评为“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大学”。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它承担了1012个不同级别和类型的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210个省级和部级以上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600余篇,获1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拥有6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发明专利。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签署了300多个合作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被评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国际交流非常广泛。学校大力推进国际教育交流和中外合作办学,大力实施“国家(环境)与外国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千名优秀大学生出国留学计划”。我们与美国、韩国、德国和台湾的24所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自2010年以来,已批准了五个省级校际交流项目和两个国家级中外合作教育项目。目前,国际班有176名学生,其中45人去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