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55 院士人数: -人员
关键学科: 一个 博士学位数量: -a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12
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业为中心,以纺织和服装为特色,与工业、管理、文化、科学、经济、法律和艺术等多种学科协同发展的高等院校。这所学校成立于1955年,隶属于前纺织工业部。1998年,学校移交河南省管理。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 学校分为南、北、西三个教学区,总面积1610亩,建筑面积66.2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95人,其中专职教师1154人,高级职称教师500人,博士学位教师292人。学校现在有20个教学部门,从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在有58个本科专业。从2004年开始,它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有8个授权点,两个学科硕士学位有33个授权点,专业硕士学位有2个授权类别。目前,有3万多不同类型的学生。 学校现有4个国家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实践教学基地和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个省级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工程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支河南省级教学团队和12门河南精品课程;三个河南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七个河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个河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在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别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同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奖13项。 学校现有八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一级学科和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两个学科。其中,纺织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七。该学科承担了河南省两大公益性项目,“高性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68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省级合作项目、省级科研项目等315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市级以上科研平台18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个;200多个横向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34项授权发明专利;三大搜索引擎收集了1040多篇论文,发表了240多篇作品。 学校被批准在河南省建立第一批省级大学科技园。许多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落户园区,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训条件。学校长期以来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拓宽专业口径,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具备在特定领域从事创业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学校还实施了优秀工程师计划,并制定了不同的创新培养目标和计划。通过长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学生们在国内外各种学科中赢得了100多个奖项。学校特别重视毕业生的就业,他们是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设计 两个学科: 科学技术哲学的特殊历史内聚物理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机械与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探测技术与自动化系统工程导航、制导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 会计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管理桥隧工程 供热、供气、通风与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和防护工程纺织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河南省教学团队 纺织材料与纺织设计教学团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工程数学教学团队 环境工程教学团队 ◆省级科研平台 系统和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静电检测中心 河南省智能专用虚拟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功能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高级超硬材料工具工程实验室 分布式能源接入与微电网系统河南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空调制冷与节能工程实验室 河南工程实验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评估 河南省环保智能交通协同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现代制造设备与仪器工程研究中心 图像分析与机器视觉河南工程实验室 河南中原工学院大学科技园 河南热泵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金刚石工具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棉纺精梳技术与设备河南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功能性纺织面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暖通空调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现代制造设备与仪器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优秀资源共享课程 染整技术制冷技术空调传热纺织厂设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河南省优秀课程 纺织设计流体传输技术服装材料纺织电工编织 发展经济学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原理管理信息系统材料科学基金 线性代数 ◆河南合作创新中心 河南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织物结构与设计工程力学、经济与商业自动控制原理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