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2004 院士人数: -人员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a
学生人数: 50 ~ 1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a
首都师范大学科特学院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年。如今,高特以其独特的风格屹立于北京,秉承“科学用德、实业强身”的校训,走“精致、艺术、国际化”的特色之路,已成为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摇篮。 首都师范大学科特学院(学校代码13629)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教育的新型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学院)。 学校有一所艺术设计学院、一所媒体学院、一所表演艺术学院和一所拥有近5000名学生的国际文化学院。共设立19个专业,招收31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建校十年来,学校向社会输送了8300多名毕业生,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7%以上。主要包括: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建筑景观艺术设计方向、影视与舞台艺术设计方向、新媒体艺术与动画方向、展览艺术设计方向)、展览经济与管理(展览规划与管理方向)、广播电视总监(新媒体传播方向、艺术总监方向、新闻总监方向)、广播与主持(艺术节目主持方向、新闻节目主持方向)、摄影(摄影方向、视频摄影方向), 表演(视频表演方向、歌舞表演方向、音乐表演方向、交谊舞和交流方向以及表演制作管理方向)等。 学校聘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成立教育教学咨询与督导委员会,就学校定位、发展方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使学校遵循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国际视野,提炼办学特色。 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为目标,注重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注重促进学生发展。重点建设三个班:教学班、实践班和海外国际班。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国际特色办学研讨会等会议,下发相关文件,全面规划教学基础建设。 1.编制并实施新的培训计划,构建“双二强”培训体系 围绕应用型人才规格和特点的要求,学校注重能力培养,构建了“双强两强”的培养体系:注重基础理论教育;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实践技能;强化综合素质。 2.建设“三课堂”拓展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途径 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通过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活动,解决什么和如何讲课程的问题。根据培养目标,改革了适应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课是指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为搭建育人平台,成立了校企校际合作委员会。100多个实践基地为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实践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国际班(海外)——坚定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从2010年级开始,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海外教学实践活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