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46 院士人数: 两个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a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31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综合性医学院,是山东省著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大学。在过去的60年里,几代海岸医生一直努力工作,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已发展成为医学学科齐全、办学条件完善、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的省级本科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一所省级综合性医学院。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的原山东大学国立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成立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它被迁到山东省惠民县的北镇办学校。1974年11月,成立青岛医学院(省级本科院校)北镇分院。1981年9月,更名为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住所更名为滨州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于2002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规模有全日制学生16800人,其中大专学生16300人,硕士学生449人,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开放招生。人才培养始终坚持“育人第一、德育第一”、“教学第一、质量第一”的办学传统,坚持“仁、雅”的校训精神,弘扬“团结、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教学风格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学风。实施“一个战略目标、一个主体、两个翅膀、战略布局、五个战略支点”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它是该省第一所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大学,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独立办学4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8.2万多名医学和医学相关人才,打造了“作风简单、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为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残疾人高等教育1985年,中国设立了第一个专门面向残疾青年的本科项目(医学二系),开创了中国残疾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成为中国残疾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第一批视障学生于2012年入学,填补了中国和山东省医学院校视障学生本科教育的空白。在过去的30年里,一种被称为“滨州医学院模式”的残疾人培训模式已经形成,将残疾与健康融合、教育和康复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了近千名残疾高素质医学人才,为促进民族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高度重视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已将我校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给予重点支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实施了《残疾人机会均等战略》 现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校、口腔医学院、护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校、药学院、中西医结合学校、公共卫生与管理学校、外语与国际交流学校、葡萄酒学校、康复医学学校、老年医学学校、继续教育学校等14所专科学校(系)。设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化方向、校企联合培训)、法律、英语、应用心理学、统计学、公共服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医学检验、验光、康复治疗、市场营销、特殊教育、听力与言语康复、生物制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26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等4个专业。 护理、生物技术等4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专业建设点,医学影像、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麻醉学等8个专业为省级专业。 拥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口腔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学、药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有神经生物学、呼吸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分子影像学、口腔临床医学与免疫学等6个“泰山学者”在职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免疫学、口腔科学、临床营养支持中心(肝胆外科)、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包括临床营养与代谢、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医学生物技术;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的一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八个省级重点医疗卫生实验室,包括天然药物、生殖免疫、中医证候研究、脑中风、耳科遗传病、神经心理药理学、呼吸睡眠和分子影像学;山东省中药现代化和新剂型开发重点实验室。病理学、组织胚胎学和儿科学有三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儿科学、诊断学、医学免疫学、人类发育、妇产科、局部解剖学、外科学、普通外科、系统解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超声诊断、核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和影像解剖学等31门省级精品课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护理、医学影像、医学形态学和儿科学、医学免疫学等五个省级教学团队是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蓝黄经济区生物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过去五年里,科学研究承担了1470个科学研究项目,包括7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个省部级项目和377个省级项目。科技成果获19项省部级奖励,其中省级科技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部门奖53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教学研究成果奖13项,研究生教育1项 教职工974人,其中专任教师634人,教授110人,副教授279人,博士和硕士719人,院士4人。有5名国家模范和优秀教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名国务院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9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泰山医学专家)3名,青年科技骨干3名,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6名,科研创新团队1名。有22名中青年专家在市级做出了突出贡献。滨州和烟台两个校区,占地1589.5亩,总建筑面积63.7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2.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3亿元。该图书馆收藏了240万本书。有2所直属医院、15所非直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和13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有28,000多张教学实习床位。滨州附属医院,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资产15.4亿元,总设备价值4.8亿元,床位1810张,是山东北部的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和康复中心。烟台附属医院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200张。烟台校区及其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填补了韦偃地区没有高等医疗机构和省级大型医疗机构的空白。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和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与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以及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王中成医学基金会等行业组织建立了联系。与山东国际生物技术园区、绿叶制药、渤海制药、荣昌制药等大型制药集团建立了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员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联合建设、科研合作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助残先进集体、特殊教育先进单位、高等学校节能管理先进单位、高等学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国家研发资源清查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或先进集体、卫生科技教育工作、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助残等荣誉称号。 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人事工作、经费工作、党外代表队伍建设、工会工作、后勤工作等。 在山东省。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