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小学师范咨询网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小学资讯

湖北民族学院

作者: 2020-03-23 浏览:

创建时间: 1938 院士人数: 一个人

关键学科: 3. 博士学位数量: -a

学生人数: 10000-20000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24

学校简介:湖北民族学院于199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它是由原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院合并而成的。它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省级普通本科院校。它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院校,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的联合学校。学校位于神奇美丽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与荆楚相连,南与潇湘相连,西与重庆、贵州相连,北与陕西、重庆相连。享有“鄂西林海”、“中药图书馆”、“世界硒都”的美誉。中国第一条主要的东西客运走廊——沪汉蓉高速公路和G50沪渝高速公路(沪渝)横贯境内。校园四面环山,花木繁茂,绿草如茵,环境优雅,与龙洞河的美丽景色相得益彰。校园占地1725.5亩,总建筑面积6259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4万册,拥有完整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拥有150多万册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4亿元。 历史:湖北民族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湖北省联合中乡村师范学校的成立,后改为湖北省第七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学院。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湖北大学在恩施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1984年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了鄂西大学的名称。1989年,它被原国家教委接纳,命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恩施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1977年开始医学本科教育。 学科:学校现有18所学院,包括文学与传媒学院、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林业与园艺学院、中医学院。 预备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民族学院、职业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等。 一所由私人机构建立的独立学院33,354和一所由三级医院管理的附属医院。共有55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律、教育、文学、科学、工程、农业、医学、管理、经济和艺术等10个学科。23个专业有两个学士学位。有五个民族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业和中药的一级硕士学位项目,24个文学和艺术等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项目,以及工程(电气工程)、临床医学和新闻与传播的硕士学位项目。民族学、法学、林业和中医药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教学实践:学校坚持内涵发展之路,秉承“努力工作、乐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学习友爱、共创人才”的校训,带领人民医院人民不断努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和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对本科教学工作和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2006年,学校获得了授予硕士学位的权利。目前,有3个国家 教师:经过多年的科学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合理的结构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有988名专职教师和237名兼职教师(包括12名外籍教师)。专职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61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99人,其中教授110人。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导师100余人,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候选人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补助专家2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省级各类专家27人,楚天学者7人。 科学研究:学校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承担了84个国家科研项目,其中33个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48个由国家自我科学基金资助。承担108个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他在国内核心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3篇专著和3000多篇论文,其中683篇被SCI、EI和ISTP收录。《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源期刊扩展版。 办学规模:学校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它招收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目前有19000多名全日制硕士学生、普通学生和专业学生。此外,科技学院有12,000多名全日制学生和专业学生。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其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为国家特别是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办学理念:学校长期坚持把培养合格人才放在首位,注重素质教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别是民族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展成为具有特色和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依托学校实践创新平台,以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为重点,狠抓学生创新教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获奖结果:在中国著名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比例在同类大学中名列前茅。学生的英语四级和六级、计算机通过率和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获奖率均高于省级高校的平均水平。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3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发表个人作品(作品)56部,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近50项。2007年和2011年,在第七届和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会上,学校运动员共获得5枚金牌、3枚银牌和3枚铜牌。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团”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获得原创歌曲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2010年4月30日,“土苗兄弟姐妹团”演唱了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表演,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2009年,由该校21名学生表演的湖北民间歌舞《山乡春来早》出现在央视春晚上。从2011年到2014年,学校四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参与的学生充分展示了学校的良好精神,赢得了学校的好评。2011年,学校首次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并获得国家二等奖。“多彩的国家,哈蒙 合作与交流: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芬兰和加拿大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都派老师和学生去国外友好的大学学习。学校还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积极开展旅游管理、媒体、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中外合作教育,招收了180多名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和汉语专业的留学生。 社会声誉:学校的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多次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表彰。荣获“全国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体育模范集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大学”、“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安全校园”、“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湖北省科技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新华社、《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学校的成绩。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国家部委、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发展的目标是:"拥有最大天赋的人将拥有深沉的声音,拥有最高抱负的人将拥有最大抱负"。有着70多年历史的湖北民族学院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教职工正积极落实中共湖北民族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抓住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全国人大共建的机遇,走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突出特色,努力把湖北民族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知名民族大学! 学校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445000 电话:(0718)8438945 8437905传真:8437832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
THE END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