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52 院士人数: 一个人
关键学科: -一 博士学位数量: 2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86
齐齐哈尔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省级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她位于丹顶鹤的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劳动湖,因其嫩江河畔而闻名。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园林学校”称号,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08年被全省授予“十大和谐校园”称号,2009年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被黑龙江省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和“五一劳动证书”称号,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近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有22所学院,包括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科学学院、文学与历史与文化学院、生命科学与农业与林业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轻工业与纺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育与媒体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哲学与法律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还有计算机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分析与测试中心、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部门、图书馆以及其他教学辅助单位。 该校与国际SOS儿童村合作,建立了迈纳尔职业技术学院(在该校称为应用技术学院)。学校有74个本科专业,分属10个学科。其中,英语、生物科学、艺术设计、化学工程和技术是教育部的四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教育、美术、轻化工程、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体育教育、艺术设计、音乐表演、应用化学、英语、制药工程等17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一级学科和80多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应用化学、遗传学和分析化学3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工程硕士学位的7个授权领域;学校已经批准成立一个新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产品(玉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豆深加工研究开发中心、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究开发中心、通用聚合物复合改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中心为省级大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表面活性剂和工业添加剂实验室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实验室是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培训中心和粮油食品加工技术培训中心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省级人才培训中心。黑龙江流域科技与社会研究基地是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拥有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三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和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图书馆藏书240万册,电子图书44万册,中外数据库43个,电子阅览室6个,社会科学和外文资料专业阅览室6个。拥有现代语言实验室、网络中央控制多媒体教室等107个功能教室,建立了2个远程网络教学锚教室和14个远程网络教室。它拥有全省一流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和音乐厅。学校定期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师理科学刊》(自然科学版)和0103010学术期刊。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立足龙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坚持把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的基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级重点综合性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已形成了“秉承艰苦创业、奉献边疆的传统,为基层培养实用、专业、能学会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坚持“发展第一”的理念,不断深化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建设,成绩斐然。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在该省进行了几次特别演出。2006年,被教育部指定在全省开展“校园高等艺术”巡展,享有良好的声誉。学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爱尔兰、新西兰、俄罗斯、加拿大、乌克兰、新加坡、蒙古等12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开展校际交流、学术交流和办学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齐齐哈尔大学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人保持和发扬了学校的特色,为国家培养了14.2万名高素质人才。它们扎根于龙江,遍布祖国各地。他们在工作中因满足于基层、勤奋、踏实、敬业、善于学习和善用基层而广受赞誉。齐齐哈尔大学秉承“崇尚诚信、崇尚美德、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的校训,面向未来,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级综合性重点大学。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