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10 院士人数: 一个人
关键学科: 3. 博士学位数量: 26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62
沈阳农业大学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创办的国家重点大学。现任市委书记池、校长。学校位于沈阳东郊的天柱山南麓。东临世界文化遗产涪陵,西接沈阳。它占地一万多亩。校园内有风景、田野和森林公园,风景优美,环境优雅,有利于农业教育和科研。沈阳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农业教育之初,当时清政府于——1906年创办了奉天农业学校。此后,它经历了几个历史时期,包括奉天农业大学、东北大学农学院和沈阳农学院。1952年,国立高等院校与复旦大学农学院进行了调整和合并,形成了新的沈阳农学院。1979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高等学校。1981年,它被批准为第一个有权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单位。1985年10月,学校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2000年,学校从农业部转制为以辽宁省为主,由辽宁省和中央政府共同创办的国家重点大学。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几代沈农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的沈阳农业大学已成为一所教学科研并重、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农业、科学、工业、经济、管理和法律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和科研体系。现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116个,本科专业57个。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高校一级特色学科和22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学校有15所学院和4个教学部门(中心和学院);有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的新农村建设研究所等72个省级以上(含沈阳市)科研机构,19个基础实验室和实验教学中心。自创办以来,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有252人获得了国务院的特别政府补贴。学校有1564名教职员工,其中921名是全职教师。专职教师中有1名院士、2名特聘院士、170名教授、327名副教授、109名博士生导师和385名硕士生导师。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博士学位为主体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学校具有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开展多学科联合科技研究的基础和优势。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建校以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11万名本科生、专科生、博士生和硕士生。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基础扎实,热爱本职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现有学生2107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2807人,全日制博士生687人 进入“十二五”以来,全体师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努力克服困难,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该校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包括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17个新的教学研究区和500亩土地、先进设施的新的教学研究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占地4300亩的海城、辽中、彰武以外的长期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已完成一半。新基地建成后,将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保障,并大大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坚韧不拔、坚持发展、坚定信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神农”精神。它创造了神农的速度,创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学校先后荣获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典型经验的50所高校、全国教育、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五一劳动奖、辽宁大学党建创新奖、辽宁校园文化品牌学校、辽宁大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大学平安校园、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沈阳市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新形势下,学校把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作为两大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内涵提升的新局面。沈阳农业大学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注:以上统计截至2015年1月13日)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