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60 院士人数: 五个
关键学科: 1 博士学位数量: 19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89
东北石油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它是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它以工程为重点,在工程、科学、管理、文学、经济、法律和教育领域协调发展。学校注重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已初具规模。学校拥有58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研究站、1个博士后研究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点和89个硕士学位点;同时,还有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现有18所教学学院(系),占地面积150.3万平方米,教学管理面积62万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馆面积15.7万平方米。10,000兆瓦的校园网络连接到教学区、办公区和师生生活区的所有主要建筑。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有4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拥有210万册图书和18种数据资源。学校已建成16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其中省部级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1个国家工程研究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9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有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基地。有41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室);有6个省级“双基”合格实验室;一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五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内外有122个实习基地。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共有2,216名教学和行政人员,其中251名是教授,545名是副教授。现有博士教师206名,硕士教师718名,博士生导师4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中国工程院院士三人(王德民、苏义脑、王玉普,其中王玉普1982年毕业于我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一人;教育部有3名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补贴的专家24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包括黑龙江省5人、2名省级优秀专家、20名学术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学校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名师、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18名。学校还聘请了一批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讲师。学校的学科结构主要是工程,涵盖科学、工程、管理、文学、经济、法律和教育七个学科。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有58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专业建设点和19个省级重点专业。一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1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研究站、1个博士后研究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点、89个硕士学位点,招收14个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学校招收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4886人,其中本科生16950人, 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国家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等多项奖项。“十一五”以来,已获得4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完成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6门省级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已经完成了一个国家级质量视频公开课和一个国家级质量资源共享课。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黑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和“全国大学俄语教学研讨会”在我校相继举行。“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6项国际大奖、259项国家大奖和144项省级大奖。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此外,我们学校还获得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了近2500个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其中,有72个国家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和863计划。在过去的三年里,研究基金已经达到了8.6亿元。232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二等奖3项。共获得7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励。“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5667篇,SCI、EI和ISTP共收录论文626篇。学校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接受外国学生在学校学习。它在教师培训、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合作等方面与德国克劳斯塔技术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俄罗斯库班国立技术大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许多知名大学与德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罗马尼亚、韩国等国家建立了校际关系,并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学校出版《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核心科技期刊)、《高等教育研究》和《东北石油大学报》等报刊杂志,并与全国300多所大学进行交流。50多年来,大庆精神一直被视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大庆精神的办学育人、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着东友人努力工作、严谨研究、深入基层、贡献力量。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严谨务实、深入基层、无私奉献、报效祖国”和“扎根大庆、发挥优势、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鲜明办学特色。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普、福建省省长苏、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等优秀校友。在办学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省级部门、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媒体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领导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在来校视察指导工作的过程中,都充分肯定了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成就。李鹏同志题词“用大庆精神教育人民,培养跨世纪人才”;2005年教育部部长周济视察学校时,也充分肯定了学校47年来的成就。从1991年到2006年,包括中央组织在内的数十家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