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51 院士人数: 四个
关键学科: 1 博士学位数量: 26
学生人数: 40,000到50,000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76
山东科技大学成立于1951年,现已发展成为工程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鲜明、工程、科学、管理、文学、法律、经济、艺术等学科多学科渗透、协调发展的省级重点大学。学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知名大学。 学校位于青岛、泰安和济南,总面积243万平方米(36.40亩),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33亿元,教学设备总值5.27亿元。 学校拥有19所学院、9个教学部门(系)、4个科研机构和1所独立学院。有9个博士后研究站;八个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予两个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127个硕士学位授予两个学科。7个硕士学位类别和19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81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1个省级部门联合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1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6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包括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青岛重点学科、4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实验室和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拥有国家制造信息化培训中心商务中心、鲁俄科技合作中心和青岛制造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 学校现有学生41,100人,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6,790人,独立学院学生7,500人,成人教育学生3万人。有2900多名教职员工,其中288名是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候选人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人,山东省高校创新团队2人,泰山学者海外杰出专家4人,泰山学者杰出教授专家4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候选人1人,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候选人4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候选人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55名。 全国有7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有18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8名博士生导师,10名国家级模范和优秀教师,17名省级优秀教师和10名省级名师。 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是国家“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实施的高校。近年来,学校获得了4项国家二级教学成果奖和70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全省高校前列,为社会培养了23万多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以及综合sci 学校科技园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组织”和“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组织”。园区内有120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现已形成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环保化工、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等产业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9所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了5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大学开展了中外合作教育项目和学生交流项目。它接收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包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 学校拥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学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国家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所”称号和“全国高校节能先进单位”称号。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之家”称号,科技园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称号。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实事求是、创新”的校风和“唯求真、创新”的校训,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煤炭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将以道德修养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科技进步为使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科和科研水平,提高科技发展能力、产学研合作能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建设工程优势突出、产业和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科技大学。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