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1958 院士人数: 两个
关键学科: 3. 博士学位数量: 24
学生人数: 两万到三万人 硕士学位项目数量: 86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它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设立的高等院校,主要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石油工业相当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毛泽东董事长视察四川龙场煤矿,邓小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四川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1958年3月,位于东莞南充、广安和遂宁的三口探井爆发了高产油流,震动了全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俞将军坐在南充,开始了四川石油大会战。为加快四川油气资源开发,培养西南合作区油气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国家决定在四川北部重要城市南充设立第二所石油大学,中石油四川战役总部就设在南充。1958年8月,石油工业部在成都招收了643名第一次学生,然后任命基建部主任马载同志带领一批年轻的专家和干部职工到南充规划学院的成立。9月20日,石油工业部会同教育部报国务院批准,正式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学院。从那以后,随着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学校开始了非常规的让学生到校上课的做法。197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2000年3月,学校迁至四川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修建,主要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大学,并于2005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11月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建设西南石油大学的协议。学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于1986年获得授予博士学位的权利。1988年,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石油机械工程)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工程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油气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大学。主要石油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学校现有16所教学学院、1所新能源和非常规油气研究所和1所工程培训中心。学科包括科学、工程、管理、经济、文学、法律、教育和艺术。有52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国家专业建设点,16个四川专业,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1个四川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种硕士学位类别(包括16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区、1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权区、1个翻译硕士学位授权区、1个工程管理硕士学位授权区、1个法律硕士学位授权区、1个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授权区)和8名在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教师。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学科3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28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24人。现有专任教师155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小组成员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杰出教授奖励计划成员2人,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候选人6人,四川“塔尖”人才培养工程候选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5人。有44名在国家、省、部级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候选人,86名博士生导师,56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候选人,6名优秀教师,1名优秀教育家,1名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国家道德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国家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全国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四川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名,省优秀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名,省优秀教师9名,省优秀教师8名,省模范教师1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 省“十佳”青年教师一名、省“十万人计划”七名、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八名、孙科技教育基金十八名。 学校现有各级科研基地平台75个,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油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工程中心(协作)、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国际合作实验室、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实验研究基地、37个部门横向合作研究基地、5个校级研究中心(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和“863”计划、重大科技研究(支持)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生计划基金、四川省优秀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等2026个省部级以上项目。获省部级奖励3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二等奖。2014年,学校获得了3.6亿元的科研经费。“十一五”以来,已发表论文12854篇,专著262部。已授权787项专利,包括374项发明专利和413项实用新型专利。学校有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是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基地、四川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都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依托学校科技资源优势和西部资源优势,科技园将逐步建成西部第一个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研发、石油装备和核心石化技术产品孵化为重点,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和办公服务为一体。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87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含2项 建校50多年来,坚持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特色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根本保证。它的所有工作都在一天天进行。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优秀学术事务办公室”、“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博士后研究站”、“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模范之家”, “全国学生军训先进单位”和“全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实施单位”、“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称号。 2001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随机评估,结论是优秀的。2008年,学校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再次被评为“优秀”。学校毕业生思想素质好,团队精神强,扎根基层,踏实肯干,基础扎实,勇于创新,动手快,后劲足,成绩突出。他们受到雇主的广泛赞扬,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4%左右。自成立以来,这所学校已经为国家培养了126,000多名毕业生。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专家、教授、学者,一大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优秀的企业家和各方面的技术、管理骨干。今天的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为祖国和民族欢呼”的精神。它将贯彻“明德、敬业、博学、创新”的校训。实施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创建优质学校,强化人才强校,以学术兴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到2020年,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高水平特色、主导产业和突出油气优势的知名大学而不懈努力。这也将为建设一所具有一流优势学科高水平特色的世界知名大学和百年名校打下坚实基础。 录取条例 注册简讯